第一,係部教學經費分配方案根據學校教學的特點,結合會計核算的要求,一年分二次根據每學期各係的人數下達指標,財務根據二個學期的指標總和按年分係核算、考核,剛開始每學期每生確定費用指標全部給係部,後來在執行的過程中有些教學上的公共費用不好分配及一些公共教學事務考核的需要,在確定費用中抽出10%劃歸教務處,由教務處統一掌握、使用,體育部提每生規定費用,用於學生體育活動課開支,同時對係部在經費使用過程中各項費用的開支比例也有了明確的規定。年底學校對各係進行考核。
第二,招生經費承包方案,由招生辦牽頭,會同財務、校長辦等部門根據每年的招生形勢和學校的預算按排,在每年初的招生工作通知中給予明確包幹指標,招生辦按部門登記、審批,學校財務在招生經費中統一核算,9月底學校根據實際到校注冊學生人數結算總費用,考核、獎勵、兌現。
第三,學生管理經費按每年9月在校學生人數,核定總額,由學工處會同校團委統一分配、使用,主要用於各項社團活動經費,對一些有影響的社團活動,如《德育主題班會》等學校會給予專項活動經費獎勵。
第四,係部創收經費,由校財務統一收取,除去按國家規定上交稅金等費用外,其他由係部自主分配,校財務按係部核算,在國家政策應許的範圍內支出,可結轉下年使用,但當年不能超支。
三、職業學校推進財務二級管理的實效探究
第一,有利於激發學校係部的積極性。實施校、係二級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使係(部)一級有充分的教學科研管理權、用人權、經費審批權、津貼分配權,從而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各教學單位和一線教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出現了工作任務爭著幹,空閑時間找事幹,有了任務創新幹的局麵。如技能大賽全員參與,近三年來省賽金牌直線上升。
第二,有利於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實施校、係二級管理模式,學校可以按照專業群、大專業門類或重組係(部),集中相近專業的師資力量,形成教學科研專業群和學術梯隊,有利於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校係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配置資源,利於教學儀器設備和房產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能夠促進辦學經費使用效率的提高。
第三,有利於建立高效的運行機製。實施校、係二級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校級領導的管理跨度,提高執行力度和管理過程的運行速度。使學校管理信息的傳遞速度加快,信息傳遞的準確性提高,從而使管理效能得到優化。
第四,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學校進行二級管理體製改革,實行以校、係管理為主的新體製,有利於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及時適應教育市場的需要;有利於培養寬口徑人才,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