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庫現金管理與國庫管理體製改革問題研究
管理論壇
作者:程 琰
【摘要】我國在未改革財政國庫管理製度之前,國庫資金不是統一管理的,而是分散在不同政府部門財政賬戶上,這就導致國庫資金流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為了緩解資金周轉壓力,政府隻能通過發行國債券的方式來募集資金,這又會顯著增大國庫資金管理成本,違背了政府理財基本原則。國庫製度改革之後,原來分散保管的財政資金全部歸集到國庫,國庫閑散資金規模顯著增大。一方麵存在大量閑散資金,一方麵各地政府還在發行高息國債券,這種資源嚴重浪費的情況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如何有效提高國庫閑散資金利用效率,首先要理清楚國庫現金管理與國庫管理體製之間的關係。本文將深入分析當前國庫管理體製對國庫資金的影響機製,並全麵分析了目前國庫資金管理體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對策。
【關鍵詞】國庫現金管理國庫管理體製零餘額賬戶管理
一、國庫單一賬戶體係的建立是開展國庫現金管理的前提條件
國庫現金管理是在國庫資金歸集管理的基礎上,圍繞資金的時間使用成本,通過明確每筆現金的支出和收入情況,合理預測未來現金流入和流出量,以最大程度降低國庫中閑餘資金的庫存率,最大程度提高國庫資金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國庫閑餘資金額外增值作用,有效降低財政赤字等一係列財政資金運作與管理活動的總和。
從發達國家的做法來看,雖然各國國庫財政資金管理方法迥異,但是不管是哪個國家都建立了單一的國庫賬戶體係,以提高財政資金歸集統一性。國庫單一賬戶體係由多個子賬戶組成,例如零餘額賬戶、專項財政資金撥款賬戶、特別調撥資金賬戶等。通過歸集管理國庫資金,能夠在宏觀層麵提高國庫資金的綜合利用效率,有效避免一些部門存在大量閑散資金,另一些部門卻要發行高息國債募集資金的情況發生。
從我國具體情況來看,隨著國庫體製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庫資金管理模式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改革之前,我國財政資金分散在各個部門的賬戶上,由部門自行保管、財政主管部門審批使用。由於缺乏資金節約意識和考核製度,各部門對資金管理存在嚴重浪費和低效使用行為。這必然會導致國庫資金利用效率嚴重偏低,造成巨大的資源損失。1998年以後,我國開始啟動公共財政管理製度改革,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我國國庫資金管理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國庫現金管理逐漸受到了政府財政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二、國庫管理體製對國庫現金管理的影響
(一)傳統國庫管理體製對現金管理的影響
1.傳統國庫管理體製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問題
國庫管理體製是指政府為加強國庫資金管理,有效提高國庫資金資源利用效率而專門製定的管理製度,它包含國庫管理人事編製、部門設置、職責範圍以及監督管理等內容。國庫主要管理業務和職責有:(1)歸集國庫資金,主要有三種歸集方式:本地入庫,統一入庫,自取彙繳;(2)國庫資金主要來源有:中央財政收入專戶、地方財政收入專戶,央地兩級財政征收賬戶;(3)國庫資金的調撥;(4)國庫資金明細的調整:出現工作失誤需要修正,改變財政征收方式或對象,調整上繳稅收額度,對超出計費款項代征附加費,以及財政部規定的其他專項工作和管理職能;(5)財政資金的給付和撥付,即“財政撥款”,它是根據不同的政府部門資金使用計劃,撥付流程和管理規定,將財政資金支付給申請部門。
當前,財政資金管理部門缺乏資金效能管理動力,職責缺位,使得財政資金管理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產生了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解決:(1)國庫運行的效率比較低。傳統國庫管理體製下,由於製度設計存在諸多缺陷和漏洞,直接影響了公共產品的綜合利用效率,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浪費。(2)不利於財政監督。在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上都有所體現。(3)國庫的宏觀調控職能弱化。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國庫作為財政資金的直接管理者,應該不斷增強資金節約利用觀念。但是在傳統國庫管理製度下,由於沒有體現出這個要求,直接削弱了宏觀調控功能效應。
2.傳統國庫管理體製對現金管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