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醫改背景下我國醫院成本管理優化的問題分析(1 / 2)

新醫改背景下我國醫院成本管理優化的問題分析

管理論壇

作者:曹麗敏

【摘要】當前,醫院加強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是我國不斷深化醫療衛生體製改革和創新的要求。本文將在新醫改製度下醫院成本管理的新變化解讀前提下,探索如何建立一套可行的醫院成本管理的新模式,目的是為了加強和完善醫院的成本控製,推動醫院成本管理的優化,進而大大提升醫院的競爭力。基於現狀問題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針對性措施:1.提升醫院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認識;2.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模式;3.將社會責任成本真正納入到醫院成本管理中。

【關鍵詞】新醫改成本管理成本核算

伴隨新的《醫院財務製度》和《醫院會計製度》的試點運行及全麵推廣應用,探討如何做好當前新醫改財務會計製度下的成本管理已經成為各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因為成本管理對於我國實行醫院會計體製創新和經營管理體製創新與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多數醫院在成本管理方麵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本文將具體探討在新醫改背景下如何不斷更新醫院財務管理理念,完善成本管理的優化,從而不斷推動我國醫院整體的市場競爭力。

一、新醫改製度下醫院成本管理的新變化解讀

2011年7月1日起,我國新的《醫院財務製度》和《醫院會計製度》在各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係試點城市具體執行;2012年1月1日起,我國新醫院會計體製正式在全國推廣執行。新醫改中,有關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醫院的成本能夠由粗線條核算逐步細化到病種、診次和床日成本級別,從而為我國政府製定正確的相關醫療政策和補償標準提供科學依據。這對於醫院財務管理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明確規定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製

這也是與舊製度的根本區別所在。新製度摒棄了之前的收付實現製,采用全部會計處理權責發生製,這就是說雖然醫院在經濟體製上還是事業單位,但是其會計核算又類同於企業,實現了收入和費用的配比。這樣的積極影響是將更好的推動醫院的成本核算,從而為醫院的績效考評和財務風險控製提供更加詳實有效的會計核算資料。

(二)充分體現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思想

新醫改製度強化了成本核算,規定不同級別的醫院必須按照規定進行成本核算工作。最大的創新之處就是將醫院進行成本管理的方法進行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和細化,使醫療成本歸集核算更細化,比如對成本管理的目標、成本核算的對象、成本分攤的流程、成本範圍、成本分析、控製等方麵都給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這一方麵保證了基礎數據的口徑具有一致性和可驗證性,為醫院自身加強成本核算管理,全麵提升成本控製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數據支持;另一方麵為我國相關管理部門製定科學、合理的醫療服務價格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參考依據。可見,新醫改充分體現了精細化管理的思想。

(三)對醫院的財務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醫改製度的要求醫院進行管理創新,打破之前信息孤島的傳統財務管理狀態,加快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對成本管理的改革的重點,要求醫院進行全成本核算,具體是需要將成本核算到各個科室,逐步打破以往科室內部成本自行控製的局麵。然而醫院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太大,核算程度又難,這無疑是對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提出的最大要求。

二、目前醫院成本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醫院管理者和員工的成本意識有待提高

不難發現,我國大多數醫院對實行全麵、整體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認識存在不足,尤其是對間接成本管理存在忽視的現象,具體表現是:1)對費用進行“粗線條”的會計核算;2)普遍關注事後的成本核算,忽視事前和事中的成本分析與控製;而且存在多種認識的誤區,比如片麵地認為成本和效益隻能由醫院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錯誤地認為醫院具有特殊性,無需進行成本核算,隻要實施日常的費用控製便可等。

(二)成本管理缺位問題嚴重

根據對幾家醫院成本核算的調研,發現醫院僅僅是為了收入而進行成本核算,而且在具體核算的時候,並未將醫療服務成本和日常的經營費用進行區分,導致醫院的管理者無法基於投入和生產的函數關係進行科學預測,造成從根本上不能對醫療服務項目的邊際利潤進行明確的界定。這些最終都導致了醫院的成本管理畸形發展,致使醫院成本管理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