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及應對措施(2 / 2)

(二)增加國內就業壓力

2013年我國政府提出GDP要達到7.5%左右的增長率,實際上是為了保證我國國內的就業。人民幣升值使我國出口數量減少,出口企業被迫削減生產規模甚至麵臨破產的壓力,勢必造成一定失業。首先,人民幣升值降低對低素質勞動力的需求,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人民幣升值抑製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也促使企業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降低對低素質勞動力的需求,導致就業壓力。其次,人民幣升值增加外商投資成本進而減少外商投資,從而降低勞動力的需求,導致就業壓力。

(三)降低吸引外資能力

中國的發展經驗證明,缺少外資或是外資驟減將對中國的長期發展非常不利。雖然人民幣升值會對已在華投資的外國企業家有利,會使他們的資產增值,但卻會使即將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家徘徊不前。因新增投資的成本上升,原有的外資企業會繼續留守,而新增資金會轉投其他國家。因此,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吸引外資。

四、我國政府及出口企業為應對人民幣升值應采取的措施

(一)我國政府應對人民幣升值的措施

1.進行政府采購,適當緩解當前人民幣升值壓力

由於我國目前仍然是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利用國內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在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因此大幅度的人民幣升值勢必會傷害我國的外貿出口業,並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我國政府可以利用適量的財政支出,以國家為單位,像美國、日本、歐盟等經濟體一樣,進行以政府為導向的大額商品采購,以應對出口減少給國內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2.改革人民幣彙率製度,向浮動彙率製轉型

為了從根本上緩解和釋放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為我國在世界貿易格局中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我國政府需要繼續對人民幣彙率製度進行改革,在中長期向浮動彙率製改革。從彙改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升值31.22%,但是我國外貿卻保持了持續、穩定的增長,並沒有因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產生重大衝擊,說明我國政府的調控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二)我國出口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措施

1.實施以質取勝戰略,追求最大化的外貿效益

外貿企業要優化產品出口結構,進一步轉換經營機製,產品出口結構逐步實行由勞動密集型產品向技術密集型產品轉換,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同時,加大研發投入,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提高產品質量,逐步淘汰掉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出口價格低的“三低產品”,逐步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和國際影響力。

2.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減輕出口企業麵臨的彙率風險

在人民幣預期升值的情況下,外貿出口企業應轉變隻關注市場為導向的方式,提高對彙率風險的需求。外貿出口企業可以和需求方簽訂套期保值合同以及其他方式,降低因彙率波動對企業經營產生的影響。

3.加強成本管理,合理控製各項費用

要嚴格把好采購、生產、銷售、儲運、資金運籌等各環節的成本和費用管理。盡量降低成本和費用,擴大自身利潤空間。此外外貿出口企業要盡力提高資金利用率,減少應收外彙賬款的資金占用,實現利用資金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沈奕.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影響的思考文[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10).

[2]潘櫻.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的負麵影響及對策[J].岱宗學刊,2010(09).

[3]王夢,閔興征.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外貿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1(16).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