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風險視角探討影子銀行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現狀(2 / 2)

風險是無法消除的,但是可以規避。當今中國金融發展的基礎還比較薄弱,投資者的行為仍以投機為主,因此,循序漸進開展金融創新可以減小市場壓力,以培養理性投資者。

(二)建立完善的信貸體係

信貸體係是影子銀行體係最基本的保障,對促進經濟又快又穩發展有積極意義,而我國在這方麵還不完善。

(三)加強對影子銀行監管

監管會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力度比較弱,健全監管機構是減少風險的一條路徑。全方麵進行調整,並根據其各自的規模大小以及風險水平,及時有效地對症下藥,盡快將影子銀行監管納入監管協調機製。

四、影子銀行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市場結構、監管導向的不同,我國影子銀行體係的運行與發達國家截然不同。我國的影子銀行是在規避管製並滿足客觀需求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它對傳統的商業銀行有很強的依賴性,更有“銀行的影子”的特質,主要包含兩部分,一是銀行業內不受監管的證券化活動,二是不受監管的民間金融。它最大的特點就是:(1)參與主體多,普遍規模較小,集中度較低;(2)證券化程度低,產品鏈條短,品種較為單一,整體的杠杆率不高。但是我國對影子銀行信貸需求非常龐大,比如,2012年1月到8月信托貸款總計增加了4934億元,是2011年同期的4.65倍;2011年銀行新增的委托貸款已經超過萬億元,達12963億元,是2002年的73倍。在影子銀行快速擴張之下,不受監管會管製的影子銀行貸款已達到數萬億的存款數量,撐起了社會融資總量的“半邊天”。到2012年6月末,信托總貸款量已達到5.5萬億元。由此可見,銀子銀行發展非常迅猛,所得的收益非常可觀。

但是在享受衍生虛擬經濟過度繁榮的同時,影子銀行的高額風險是不容小覷的,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7月份,全社會融資規模下降到8089億元,創下20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影子銀行的融資僅為1000多億元,所占比重從54%曆史高點,滑落到現在的13%,“退燒”現象十分明顯。若信貸繼續增長過快,短期內中國將麵臨更多的通貨膨脹,長期內或許會造成產能過剩,以致影響社會安定。因此,能否成功控製影子銀行的資金流動變得尤為重要。

五、結束語

作為舶來品的影子銀行在我國發展尚未成熟,它的風險性還需要疏導,通過監管空白地帶,警惕係統風險,相信在未來影子銀行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有利途徑。

參考文獻

[1]胡雪琴.從風險視角探討影子銀行及其中國化現狀[J].金融管理與研究, 2011(09).

[2]林琳.銀行內部影子銀行業務對宏觀調控政策影響研究[J].金融縱橫, 2012(08).

[3]張仁楓.房地產金融創新與影子銀行的監管[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 2011(06).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