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央行全麵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製的思考(1 / 2)

對央行全麵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製的思考

信貸管理

作者:張 闖

【摘要】此次全麵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製,標誌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又進一步,是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重要舉措,對於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項新政也帶來了對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雙重影響。本文在對此次新政背景出簡單闡述的基礎上,從企業和金融機構兩個角度論述了放開貸款利率管製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而得出了一些有一定預測性和建議性的結論。

【關鍵詞】貸款利率影響企業金融機構

一、放開貸款利率管製的背景和意義

利率市場化是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在資金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從放開銀行間拆借市場利率、放開債券市場利率到放開外幣存款利率、放開人民幣貸款利率,我國利率市場化步步推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成績。

2013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麵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製。央行表示,全麵放開貸款利率管製後,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定價的空間將進一步擴大,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采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利於金融機構不斷提高自主定價能力,轉變經營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加大對企業、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於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二、放開貸款利率管製的影響

在過去幾年的信貸投放中,利率下浮的比例僅占總貸款的10%左右,而利率上浮貸款的比例持續居於高位,大概占到總貸款的60-70%,且貸款的實際平均利率也持續高於貸款基準利率。由此看來,0.7倍的貸款利率下限並不是貸款投放的重要約束,因此,取消它不會帶來實體經濟的劇烈波動。在經濟持續走弱的情形之下,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管製毫無疑問會對市場情緒帶來一定的正麵影響,不過,目前信貸投放受到嚴苛的信貸投放管控的限製,加上民間貸款需求的疲軟、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的結構性緊張,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的管製短期內並不會有效改變經濟增長乏力的現狀。下麵本文從企業和金融機構兩個角度闡述一下新政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對企業的影響

從理論上說,貸款利率與企業、個人的信用,以及銀行的篩選成本相關,貸款利率市場化並不必然導致大型企業獲益、小型企業受害。但事實上,由於大型企業有政府的隱性信用擔保,被銀行視為優質客戶資源,獲得平價貸款的機會多,而中小型企業由於信用低、成本高,從銀行得到貸款的機會少,利率高。這樣,就導致了一大批微小型、初創型、成長型企業由於各種原因被擋在了銀行信貸門檻之外。更嚴重的是,如果不通過相關政策限製大國企或者上市公司“倒賣”低價獲取的貸款資金,中小微企業融資將更難、成本將更高。

然而,對於企業來說,貸款利率下限取消後,大企業和資質較好的中型企業在與銀行議價時將更占主動,有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由於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後,大中型企業議價能力增強,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可能上浮,這樣一來,銀行將可能會把更多的信貸資源轉向小微企業,有助於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