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應適當放開對民間資本市場的管製,通過合理的發展和利用民間金融資本來有效緩衝甚至消除“麥克米倫缺口”壓力。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可以允許區域性股份製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按一定比例吸收非公有資本加入,允許符合條件的非公有製企業出資設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為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改組改製提供金融中介服務,盡可能的減少對金融服務行業的限製,有效促進非公有製經濟的快速發展。
5.有序推進合作金融創新機製,科學設置和發展合作金融組織,審慎完善合作融資模式,通過合理配置內在資源可以有效減輕“麥克米倫缺口”壓力。合作融資模式是靈活多樣的,既可以通過中小企業間的互相聯合也可以在中小企業與擔保機構或金融機構間進行聯合,最終都是以整體的形式實現融資,其本質就是要通過規模增級或信用增級的方式迅速完成民間金融資源的整合,有利於對企業組織內部金融資源的整合與配置,直接獲得金融資源的聚集效應,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
6.完善中小企業社會信用體係和法律法規體係建設,不斷推動中小企業征信體係建設,由政府牽頭引導建立和推動多種層次、多種類型的信息中介機構。法律法規體係建設必須包含支持中小企業的利率政策、金融機構產品的定價政策、資本市場融資的準入標準以及信貸擔保政策等,充分發揮麵向中小企業的相關管理職能部門的監督、執行和指導作用,保證中小企業融資意願的順利實現。
7.中小企業自身的有效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首先,強化企業經營業績可以有效的保障外部融資效率,因為企業經營業績既是金融機構決定是否發放貸款的重要考核標準也是風險公司進行風險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其次,樹立良好的企業信用,良好的信用是中小企業生存的根本,是中小企業獲取金融支持的關鍵。第三,積極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拓展融資渠道。第四,通過建立企業聯盟可以獲取規模優勢,原因在於企業聯盟以整體為主體開展對外融資活動能夠獲得更高的資信評價等級從而爭取更大的融資額度。
8.解決策略的新思考:風險投資。對於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投資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進行思考:政府風險投資和國外金融資源風險投資。
政府風險投資。我國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發展水平決定了我國未來工業的發展力量和速度,而目前的融資環境下的各項政策措施並未使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引入政府風險投資是必要的。政府風險資金將引導社會資金投入中小企業發展的特定領域,從而實現政府經濟政策目標。在我國政府通過直接股權投資參與中小企業風險投資可采用三種基本模式:(1)政府投資於私營部門的風險投資公司,在這種模式下一般由政府基金的投資管理委員會全麵考察評判並最終確定所要參股投資的目標公司,在投資過程中政府的投資主體地位由政府基金的管理機構代為行使,政府基金的管理機構以參股投資公司董事會成員的身份出現,但不參與其日常管理,由風險投資公司執行向企業投資的具體操作;(2)政府獨立出資組建自己的風險投資基金,獨立對中小企業進行直接的股權投資;(3)通過將政府資金與私人資本結合在一體,建立混合型基金對中小企業進行直接投資,雙方按照出資比例分享投資收益同時承擔投資損失。
國外金融資源風險投資。引進國外的金融資源風險投資是因為目前我國風險投資尚處於發展初期,風險投資主體相對單一,在資金來源方麵對地方政府的投入依賴程度較高,社會投入機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和製度方麵的約束亟待加強。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風險投資退出機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具備良好的風險投資機製是實現創業投資保值增值的必要前提,沒有高效完善的風險投資退出機製必然會直接導致風險投資資金的供給不足。從國際資本市場引入風險投資可以有效帶動和激活我國的中小企業風險投資市場,從而促進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投資的主體逐步向多元化、社會化轉換,進而引導社會資源合理、有序地向該區域集中。
參考文獻
[1]王豔麗,錢仲威.中小企業融資外部環境現狀分析[J].財會通訊,2009(05).
[2]李媛.中小企業融資缺口問題研究[D].新疆大學,2007.
[3]鄧向榮,周密.“麥克米倫”缺口及其經濟學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05(04).
(編輯: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