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房地產經濟安全與政府控管的研究
工作研究
作者:趙敏
【摘要】房地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體係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研究房地產經濟安全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客觀要求,同時,房地產經濟安全也是房地產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本文著重分析維護房地產經濟安全的必要性,並研究為保證房地產安全而實施的政府控管行為。
【關鍵詞】房地產經濟安全政府控管
一、前言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市場,伴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中國的房地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房地產經濟安全一直是困擾房地產業的重要問題。房地產經濟安全受到各種外在和內在的因素影響,由於市場機製本身的局限性,單純依靠市場的力量已經無法自覺自動實現房地產經濟安全。因此,對房地產經濟的調控與管理成為維護房地產經濟安全的必然選擇。
二、對房地產經濟實行政府控管的必要性
(一)土地資源的有限性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土地資源豐富,然而,我國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現狀決定了我國的人均占有土地麵積少之又少。加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發展迅速,對土地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人口仍舊處於不斷增長的態勢。因此,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的發展、經濟增長造成對土地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而土地資源的有限性這一現實決定了土地總處於稀缺狀態,而且近年來,伴隨著城市改造與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對土地資源的浪費日益嚴重,土地將成為越來越寶貴的資源。又由於土地利用狀態更改的困難性,一旦土地作用於某種用途,其利用形態就基本固定,很難更改。如果強行調整,其調整所花的費用相當驚人。因此一旦土地配置失誤,對城市、社會和經濟發展都將產生無可挽回的損失,為了合理、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杜絕土地浪費,政府控管是必不可少的。
(二)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性、支柱性和基礎性產業
房地產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既是人們的生產資料,又是生活必需品。房地產是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本載體,是城市經濟活動的重要物質要素。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8年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製度改革以來,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中國的房地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拉動投資、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城鎮麵貌、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能夠有效構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城市產業鏈,在房地產業開發、經濟、消費過程中,涉及到建築、建材、能源、交通、冶金、化工、電子、通訊、輕紡及家電等 50 多個國民經濟的產業部門,它的發展能夠帶動一大批相關產業共同繁榮。同時,房地產業也是構成社會財富生產的重要部門,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房地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性、支柱性和基礎性產業。房地產業產值占G N P 的比重一般都在6%-12%左右。
(三)房地產業的自身特點
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的房地產業,其能夠有效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然而,我們不可忽視的是,房地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產業,其自身擁有著不同於其他產業的特殊特點。房地產投資具有資金需要量大、開發經營周期長,變現性差、不可移動,壽命周期長、綜合性強寄投資額大,政策影響性等特點,同時房地產投資又是高風險、高回報行業,房地產投資的這些特點都決定了房地產市場具有很強的投機性和風險性,這些都要求國家運用政府控管手段減輕房地產業的各種不穩定因素,保持房地產經濟的平穩、持續快速發展,避免造成一些國家由於房地產業違背客觀規律發展而出現泡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