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模式中參與機製研究
工作研究
作者:陳 迪 花美蓮
【摘要】在“政府、企業、學校”三者合一的開放型公共實訓基地模式中構建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可以使各方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並且能各取所需。尤其在這一模式中企業的作用發揮可使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得到更好的完善,而企業參與模式也成了我們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關鍵詞】企業公共實訓基地參與機製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關鍵在於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由此可見,建立高質量的實訓基地,為高職院校培養在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麵表現突出的學生,成為了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以往高職院校所設立的實訓基地,大多運作形式比較單一,在校內,主要為校內的教學服務。所以,這迫切要求我們改變原有的實訓基地的模式和功能。目前,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多是麵向社會,依靠政府組織、依托行業、企業。因此本文研究意在探討如何通過企業與高校的共同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綜合各方資源優勢,建立起能有效服務於社會、企業、高校的企業參與機製。
一、建立多元化投資機製
(一)豐富投資形式
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應建立多元化投入體製,企業在這過程中應作為主體的社會資金投入,積極發展多種投資形式,如:合資、合股、合作。最主要的是能夠在企業資金的引導下,鼓勵和引導除了企業資金外的社會資源投資參股,鼓勵實訓基地投資建設的多樣化,建立形式多樣、渠道廣闊的投融資機製,充分拓展實訓基地的融資範圍,實現資金靈活周轉。另外,實訓基地還可開展內容豐富的項目開發,以便使資金能在使用上更有針對性。
(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通過服務經濟社會實現自己的良性造血功能。實訓基地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實現多效益的發展原則,應與企業廣泛開展項目合作、科研、實驗室、培養及谘詢等項目,積極開發實訓基地的效用。另一方麵,企業可把新的產品或管理方法在實訓基地進行推廣、改進、試驗,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規避企業的風險,也使成本得到了一定控製,並且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現實依托。
二、仿真實訓機製
開放型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可結合企業自身的資源優勢,滿足本地區職業教育相關專業的實訓需求,顛覆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更加具有形象性和生動性的實踐教學,為社會培養能“拿來就用”的實用型人才。在理論教學為輔,技能掌握為主體的仿真教學思想指引下,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加良好的條件。
另一方麵,開放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秉承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各占一定比重的原則,可使學校的教學計劃能更趨合理,滿足企業對新增勞動力在數量和質量方麵的要求。重要的是,在實訓基地建設中,我們鼓勵跨校、跨企業、跨學科、跨專業的合作,以共建共享的思想發展。比如酒店管理專業與酒店的合作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其中的餐廳服務使教學更輕鬆、更形象,也使企業得到了很好的資源利用。
三、師資培養和員工培養機製
(一)師資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