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關國際租賃教學思考(1 / 2)

有關國際租賃教學思考

國際經濟

作者:張玉潔

【摘要】隨著國際市場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國際租賃業務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我國國際租賃發展迅速,越來越受到業內的青睞,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國際租賃的發展仍然相去甚遠。這與我國國際租賃業務開展本就比發達國家晚了幾十年,且國內市場經濟體製不完善有莫大關聯,但有關國際租賃的教學研究也存在不足,理論發展欠缺。因此,改革國際租賃教學,對發展壯大我國的國際租賃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國際租賃教學思考

國際租賃,也可稱作租賃貿易,是出租人與承租人簽訂有關設備等物品的租賃合同,這種合同一般租期較長,出租人購買設備,然後將設備出租給承租人,承租人將設備用於生產經營,在租賃期滿後,可根據雙方的約定對設備進行處理。國際租賃作為一種整合融資與融物的新興產業,近年來在我國取得了較快發展,但我國《財務管理》等課程中卻未對國際租賃理論給予應有的重視,使得學生對國際租賃不怎麼感興趣,了解也不多,導致學界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也不夠深入,從而也不利於國際租賃市場的繁榮。因此,我們應著手於國際租賃教學課程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向學生講解國際租賃行業的發展曆程,並穿插相關案例,盡量讓學生融入課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鼓勵學生從事國際租賃實踐或理論研究,壯大我國國際租賃行業的人才隊伍。

一、國際租賃的發展曆程

國際租賃行業發端於美國。1952年,美國J·H·傑恩菲爾德創辦了一家專門經營租賃業務的公司,這也是世界上第一經營此類業務的公司,名叫美國國際租賃公司,它標誌著國際租賃行業的發端。之後,國際租賃市場繁榮,不僅在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也悄然興起。

(一)發達國家國際租賃的發展

截止2000年,據《世界租賃年鑒》統計,全世界租賃成交額1978年是410億美元,1987年是1038億美元,2000年達到5000億美元,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成為僅次於銀行信貸的第二大融資方式;而電腦租賃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長,從融資租賃在設備購買的市場滲透率(租賃交易總額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率)來看,美國為30%,德國為18%,日本為8%,發達國家平均的市場滲透率在15-30%;從融資租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看,美國租賃業對GDP的貢獻已超過30%。而中國的租賃業對GDP貢獻不到3%,特別是電腦租賃行業,更是少之又少。

(二)我國國際租賃的發展

我國國際租賃開始於1979年成立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中國東方租賃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租賃公司,它由北京市機電設備公司、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和日本東方租賃公司合資設立。同年7月份,中國租賃有限公司也成立了,從而開始了我國租賃行業的新篇章。興起於八十年代初的我國國際租賃行業取得了較可喜的發展,但到九十年代,我國國際租賃行業開始出現問題,相應也放慢了發展的步伐。在發達國家,國際租賃的市場滲透率可達到10%以上,而在美國,這一比例更高,達到30%左右,但中國的這一比例還不到3%,遠落後於美國,甚至不如一些發展中國家,這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匹配。尤其是因為我國有關國際租賃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缺乏行業自律,國際租賃業務發展普遍出現問題。據非現場檢查指標反映,很多國際租賃公司已偏離租賃這一主業。有11家租賃公司以經營借貸業務為主,租賃資產低於總資產10%的有5家;15家租賃公司的融資租賃餘額約為58億元,占資產總額的29%,而且,自去年以來租賃業務還在萎縮。一些租賃公司不良資產比例高,有一半左右的公司租賃逾期率超過20%,核銷損失後,有的公司可能出現資不抵債。部分租賃公司已出現支付困難。

二、國際租賃教學現狀

在我國的國際租賃教學中,從事教學的人才缺乏,即使是這方麵的人才,在教學方麵,也多是表麵的理論講解,對於國際租賃最重要的模塊,即風險管控方麵,卻表現得相當乏力,如何設計方案,把控風險,是我國國際租賃教學改革的重點。

(一)國際租賃人才缺乏

目前,我國從事國際租賃教學工作的人員,大多沒有非常深厚的理論功底,也沒有接受過必要的培訓,專業知識方麵不是非常紮實。因此,我國國際租賃教學人才缺乏的問題很嚴重。正如一個企業能否得到快速發展一樣,對於國際租賃教學來說,人才也是至關重要的資本。沒有從事國際租賃教學的專門人才,租賃市場的發展將嚴重受阻。

(二)國際租賃風險控製方麵的教學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