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關國際租賃教學思考(2 / 2)

教師在從事國際租賃教學過程中,應特別重視風險控製這一領域,這是租賃行業發展的核心,正是基於製度規範、誠實信用,國際租賃市場才能蓬勃發展。然而我國在這兩方麵都極為薄弱,下麵做具體分析:

一方麵,我國有關國際租賃的法律法規不完善,甚至相互矛盾。在我國新合同法出台前,對於國際租賃合同糾紛,一般隻能從原《經濟合同法》和《民法通則》中去找法律依據,而這兩部法律規範的一般是傳統租賃,對於國際租賃並不是非常適合。這種法製狀態,非常不利於我國國際租賃市場的穩健發展。1998年我國終於施行了新合同法,國際租賃糾紛終於有了名正言順的法律依據,但這部合同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對國際租賃的實質性違約和非實質性違約方麵,沒有比較嚴格的劃分,這也讓許多國際租賃損害賠償失去了實質性的意義。有關國家租賃糾紛法律規範的不足,上文提出的僅是一小部分,足以證明我國國際租賃法律體係漏洞較多,急需進行國際租賃法規鑽研,完善法規體係,這需要教師在從事教研工作中落到實處,為完善國際租賃法律體係添磚加瓦。

另一方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提醒學生,如果國際租賃的製度風險是其中小部分的話,那麼較大部分的風險還是來自於人,製度的實施靠人,製度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規範人的行為,如果人們都誠實守信,製度也就如同虛設。國家租賃業務的風險,更多地是來自於承租人。承租人的信用,決定國家租賃市場的昌盛。自出租人將其所有的設備出租給承租人那刻起,承租人能否妥善保管好設備,並如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關係到融資租賃合同能否繼續履行,也就進一步關係到國際租賃市場的發展。國際租賃行業的發展,仰賴於承租人的信譽。

三、國際租賃市場風險管控方案設計

正如前文所述,我國國際租賃市場的風險主要來源於兩方麵,一方麵是法律法規不完善,另一方麵是承租人的信用問題。因此,管控國際租賃市場的風險,也應從這兩方麵入手。

(一)完善我國國際租賃法律法規

由於我國國際租賃長期未得到法律的有效規範和保護,不利於國際租賃市場在我國的持久發展,因此,完善我國的國際租賃法律法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法律體係,為我國國際租賃市場的培育保駕護航。新合同法已經將國際租賃單列,作為一種獨立的經營行為,表明國際租賃業務的地位已經在法律上得以明確。除此之外,我國應進一步探究國際租賃內在的運行規律,完善國際租賃行業的具體行為規範,真正保障國際租賃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可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結合本國實際,實行國際租賃減免稅辦法,鼓勵中小企業對國際租賃行業的投資。

(二)加強國際租賃理論的深度研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國際租賃展開深入的研究,隻有在理論體係充分的前提下,國際租賃市場的發展才有理論指導的支持。對於國際租賃產生的淵源、國際租賃與傳統租賃模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國際租賃市場運行的規律和國際租賃業務在我國的發展等一係列問題,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都應涉及,並引導學生進行理論研究,彌補我國國際租賃理論研究上的不足,從而助益我國國際租賃市場的繁榮。

(三)建立國際租賃市場信用機製

教師在國際租賃教學過程中,對於租賃市場信用機製如何建立以及完善,往往很少涉略,其實這才是國際租賃市場發展的長久之計。一方麵,我國應提高國際租賃市場的準入門檻,讓其有別於傳統的租賃模式;另一方麵,應對進入國際租賃市場的企業經營行為進行有效的規製,對於不誠信行為,尤其是承租人的不誠信行為納入信用考核體係,並將這一信用評級作為其在國際租賃市場運營的考核因素之一。

(四)加大對國際租賃教學的投入

長期以來,我國對國際租賃教學方麵的投入不足,導致有關國際租賃的教學人才欠缺,教育設備落後,教學方法缺乏新穎性。在設有財務管理和金融專業的學校,應充分重視國際租賃教學的改革和研究。積極培養符合國際租賃教學要求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福利,讓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國際租賃理論的研究,愛才的同時也惜才。

參考文獻

[1]朱怡寧.中國國際租賃業現狀[J].科學決策,2002(12).

[2]李榮.中國國內及國際租賃業務發展淺析[J].消費導刊,2011(04).

[3]王桂蘭,劉瑩瑩.我國企業的融資方式[J].國際租賃黑龍江[J].對外經貿,2007(03).

[4]江小華.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剖析[J].上海金融,2004(04).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