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府投資評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1 / 2)

政府投資評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出類拔萃

作者:劉陽

摘 要: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政府投資工程逐年增多,報審工程結算不實、招投標管理及施工合同簽訂不規範等問題凸顯。本文從報審工程結算不實和招投標管理及施工合同簽訂不規範兩方麵論述在政府投資評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建議。

關鍵詞: 政府投資評審工作 問題 對策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投資工程逐年增多,報審工程結算不實,招投標管理及施工合同簽訂不規範等問題凸顯,具體表現如下。

一、報審工程結算不實

施工企業受利益的驅動,抱有蒙混過關的僥幸心理,故意抬高工程造價,存有“審漏就賺”、“審出就減”的想法。主要表現在高估冒算和虛假變更簽證這兩方麵。

(一)施工單位高估冒算常用方法

1.同類定額,套高不套低。

如設計為M5的磚砌體,套為M10或M7.5的磚砌體,C20混凝土套為C30混凝土。用提高砂漿、混凝土等級的方式提高結算價格。

2.定額標準,套新不套舊。

這種情況在跨年工程中較為多見,因新定額一般都比舊定額價格要高。施工單位在結算時,就會把執行新定額之前完成的工程量,其中一部分或全部按新定額計算,多計結算價款。

3.取費標準,取高不取低。

如把四類取費標準改為一類、把城鎮稅金改為市區稅金等。

4.材料價格,選高不選低。

如旗縣與市區的材料價格,哪兒的價格高就選哪兒的。特殊材料更是大肆加價。

5.工程量故意往大錯報。

如某供熱工程,法蘭工程量計算底稿以片為單位,經核對工程量無誤。施工單位在這兒就做了文章,在套定額時默認單位為付,施工單位就直接將以片為單位的工程量寫入。結果工程量增加了一倍、金額翻了一番。

(二)虛假變更簽證

施工單位經常在設計變更上做文章。有些設計變更確實屬於工程設計時設計師或建設單位考慮不全麵,影響該工程的使用功能或存在某些缺陷,需要及時變更調整。

但是,近年發現有部分工程項目存在施工單位與監理單位或設計單位相互勾結,出具虛假變更、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現象。

另外,還有施工單位巧立名目,夥同建設單位虛假簽證。我們必須深入實地現場勘查工程量、現場實物,並與施工圖紙相對比,核實工程造價的真實性與正確性。

如某項工程建設單位提出因×××要求提前完工,甲乙雙方簽證了趕工措施費和夜間施工費。但是,經過對該項目的施工合同、工程內業資料和現場調查,發現此工程不但沒有提前完工,反而比合同工期滯後了很多天,以上兩筆費用全部核減。類似這種簽證林林總總、花樣甚多,令人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