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教育支出都包括哪幾方麵(1 / 1)

據某大學教育調查與數據中心在2006年6月開展的一次抽樣調查顯示:家庭教育支出包括校內支出和校外支出。從總體來看,校內支出約占全部家庭教育支出的23%,接近1/4.而校外支出約占全部家庭教育支出的77%,也就是說,校外支出是交給學校費用的兩倍以上。

校內支出包括教育類支出、衣食住行用類支出兩大部分。從全國平均看,在家庭交給學校的全部費用中,教育類支出約占3/4,衣食住行用類支出約占1/4.從家庭教育支出內容的基本信息統計表中可以發現,在校內支出項目中,全國範圍內排在前五位的是:擇校費、學雜費、學習用品費、非住校生餐費、住校生活費。排在後五位的分別是:擇班費、考試費、取暖冷氣費、班費、校車費。還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家庭在教育支出重點上,除了傳統的學習用品外,孩子在學校的生活費用也占據了重要位置。

校外支出分為三類:家庭自行購買的各類教育用品費、家庭自行支出的輔導訓練費、教育帶來的衣食住行用費。總體上看,在校外費用中,家庭自行購買的各類教育用品費最高,約占全部費用的47%;家庭自行支出的輔導訓練費用次之,約占29%;而由教育帶來的衣食住行用費用最少,約占24%。觀察校外支出項目排序表可以發現:除了特長學習班、課外家教輔導、課外讀物這些“老三樣”的消費支出項目仍然占據了重要的支出位置外,新的支出項目“異軍突起”。比如購買電腦費排在第1位;為孩子上學而租房或購房的費用城市家庭排在第3位;還有電子學習工具把傳統學習用具遠遠拋在後麵,電子學習工具在城市家庭中排在了第6位;傳統學習工具在城市家庭中則僅排在了倒數第3位。另外,交通費、配眼鏡和維護視力的花費、保健品費分別排在了第7位、第9位和第10位。

不同經濟收入的家庭對於教育的投入各有不同:低收入家庭隻能應付基本的教育項目;中等收入家庭擇校願望最為強烈,支付的讚助費所占比重最高;高收入家庭更願為子女開“小灶”,聘請家教費占全部教育消費比重最高。大部分家長都認為,現在為孩子的學業投下資金,是一種長期投資,等孩子以後考上了大學,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自然會為孩子自己和家長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一位家庭貧困的父親認為,從長遠看花錢給子女讀書,是一項智力投資。當然,還有一部分家長本身就有高學曆,所以順理成章地希望孩子也像自己一樣。因此在孩子學習的投資上,絲毫不吝惜。

除了在孩子的學習上投入資金外,現在的家長還十分希望孩子真正做到全麵發展,多學幾門特長,為將來的謀生之路加上更多的砝碼。於是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的等級考試屢見不鮮。雖然這樣的興趣班費用不低,但大多數家長的熱情不減。為孩子的全麵教育投入資金,在現在的家庭消費觀念中已成為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