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底的暗洞(1 / 3)

無底的暗洞

馬克思曾經說過:隻要利潤有300%就可以讓人瘋狂。

21世紀,中國緊缺的煤炭資源,為一少部分人在積累著巨額財富,同時,也有人深受“財富”變異帶來的無奈困惑。

2008年北京國際車展,一位擦著鼻涕的礦主要買幾百萬元一輛的法拉利轎車,當車模小姐告訴他這車很貴時,這位礦主“啪”的鼻涕一甩,指著車模小姐喊道:“開個價吧,連你一起買走”,最終幾位礦主從車展上買走了80多輛法拉利轎車。

兩輛豪華轎車帶著12輛悍馬組成的迎親車隊緩緩走在鄉間的路上,每經過一個村莊就停下燃放鞭炮,路兩旁站滿了觀看的鄉親,這是一資源型企業老板為兒子娶親。當老板外地來的姐姐要走時,主人從襯衣口袋裏掏出厚厚一疊百元鈔票遞給了其中一名攝影師,“再給我們合張影吧”。據知情人講,婚禮的總體花費達到千萬元之多,參加此次婚禮的一些婚慶屆人士瞪著羨慕的眼神,以微笑的口氣說:“這樣的場景在全省曆史上還沒有過。”

“我們這麼多的錢幹啥,人活著就是為了吃喝享受。”陝西榆林的一位煤老板請很多人去KTV唱歌,全場的酒水他全包了,為了讓那些陪唱的美女賣力唱歌,凡打開的啤酒瓶口插著卷起來的100元人民幣,要求哪個女的唱首歌,喝掉一瓶啤酒,就可以拿走100元小費……

人均GDP排名中部六省第四的山西省,人口3300萬,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私人就擁有賓利、悍馬、勞斯萊斯等頂級豪華車的數量已經突破1000輛。

位於陝西省最北端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神木縣大柳塔鎮,地處我國神東煤田腹地,上世紀80年代初期,這個位於毛烏素沙漠裏的小鎮,還是人口稀少,少有女孩願意嫁到這裏,甚至一度被稱為光棍村,貧窮成了這裏的代名詞。是資源徹底改寫了大柳塔的曆史。早年來這裏倒賣羊絨的一外地人,賺到錢後著手經營煤礦。從2003年的煤炭價格開始上揚,使每噸30元漲至每噸60元、500元。這位羊絨生意人在2005年已躋身億萬富翁行列。

這個鎮一名公務員說,當地一名女教師在朋友的勉強勸導下,2001年小煤窯入股5萬元,2005年5萬元已經淨增值到80萬元。

……

這是關係到中國、乃至世界未來經濟命脈、關乎到占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耗64%的煤炭,在跌幅持續升溫中,保證了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而在人們普遍談“錢”色變,以“利潤”最大化體現價值觀的這樣一種社會大背景下,由利潤而演繹出的一幅幅超越人性常規思維的離奇故事,襯托出煤和小煤窯、煤老板的話題,是那麼的引人矚目,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我無需深究,也無暇多想,但完全可以說,在這個時期的國人政治經濟生活中,煤、小煤窯、煤老板話題使用頻率之高,可同奧運會、金融危機、股票平分秋色。媒體不惜版麵刊登:山西煤老板、煤老板的炒房團、政府官員退股、驚奪式破壞性開采,隱瞞事故,草菅人命、資源整合、打擊非法開采小煤窯、大量遊資購買煤礦、鞏固小煤窯整頓取得的成果,再加上國際石油價格持續走高後的反差墜落,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煤炭也隨著石油價格波動,起伏變化。談論小煤窯、煤老板、關閉非法開采小煤窯話題的頻率,一浪未平,又起一浪,且一浪高於一浪,國家關注、地方官員頭痛、惱火,媒體窮追不舍好不熱鬧。哪一個話題做深做透,都有賣點,引起轟動;哪一個事例進行深究,都能引起震撼。一起由非法開采導致的嚴重潰壩,省長引咎辭職,共和國前所未有;一次違章造成的特大瓦斯爆炸,大國總理落下了悲痛的淚水;一場共同預謀策劃的隱瞞事故,權威新聞媒體的記者,敗倒在金錢的誘惑下……

歎息!煤的話題太沉重了。透過現象看實質,不管咋樣評價煤與煤炭開采的功過是非,由煤而派生出的小煤窯,它是客觀現實的存在,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產物的定論不容置疑。隻要前提搞清楚了,對所涉及事實在分析上才能客觀公正有力度,得出的結論才能在符合事實上恰到好處,利國利民,為國家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作用。

我們知道,煤炭是人們生存和生活的必須能源,我家在農村,從記事的那一天起,就跟在大人牽著馱煤騾子的後邊,拾騾子行走時從馱框裏顛簸下來可憐的小煤塊。隨著社會的發展,後來農村有了架子車。誰家缺勞力,我就跟著翻山越嶺到幾十裏路以外的煤礦,幫著掀拉煤的架子車,在那個年代,煤對我們那個偏僻貧瘠的農村,誰家能買得起煤燒,可以說就是富裕的象征,奢侈的代名詞。母親常對我們說,煤是寶貝,可不能浪費,每到放學,她老人家都要讓我提著籃子,拿著自己用鐵絲彎成的專用工具,到附近窯場燒過的煤灰堆子上檢蘭炭,母親還說,煤是好東西,可以提火,在那缺醫少藥的年代,親屬家的孩子被開水燙傷後,是母親及時趕到,將煤用水攪拌後壓碎,貼在傷口上慢慢愈合的。後來,我到了煤礦,用當時最現代的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機給家裏拉了一車煤,母親激動得流下了淚水,招來了全村人羨慕的目光,母親也就毫不保留地叫來左鄰右舍,將煤平均分配,來展示兒子有出息和家庭的富有。

煤炭是工業的食糧,尤其是我在煤礦參加工作時,正趕上了80年代的國民經濟複蘇發展期,工農業生產對煤炭的依賴程度比例急劇增加,而受10年文革影響下的煤炭企業裝備、產量一時還跟不上需求的要求,出現了80年代後期的煤炭持續性緊缺。我們大概還記得,1987年大興安嶺一場大火,把國人燒得目瞪口呆,接著全國數百萬公裏的黃金海岸線,被煤炭的饑荒所圍困,數以千計的各級官員,數以千計的企業老板,數以百萬計的龍的子孫,都感到了這股越來越重的饑荒威脅。

新華社的一則報道這樣描述:缺煤造成大麵積電廠停機,企業嚴重停產,庫存煤空空如也,民用煤也難以保證,尤為嚴重的是世界十大城市之一的上海,這座“不夜城”,因缺煤將要變成“夜之城”,全市所有電廠存煤不足兩天,數十萬家企業將可能因缺動力而奄奄一息。剛上台不久的新任上海市長朱基遇到了下馬威……

在這個時期,如果單純依靠當時100個國有重點企業來保證國民經濟對煤炭的需求,是很不現實的。為此,國家除調整投資計劃,大規模的向能源傾斜外,放寬政策,鼓勵集體個人辦礦,彌補財力不足,緩解燃眉之急。

山西省率先邁出了第一步,他們根據“有水快流、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大中小煤礦一齊搞”的方針,簡化申批手續。全國有煤的省份積極仿效,到1990年,全國煤產量已突破10億噸,躍居世界第一。其中七萬多個小煤窯占去了產量的51.6%,緩解了煤荒,促進國民經濟穩步平衡發展。

隨著90年代中期我國市場經濟體製的確立,煤炭市場競爭局麵形成,煤炭開始由緊缺到過剩,再由過剩到緊缺的怪圈。從而使小煤礦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調節和補充功能逐步削弱和喪失。直至到了上世紀末和新世紀初,小煤窯的無序開采造成的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安全形勢嚴峻等社會問題開始浮出水麵。小煤窯已成為安全生產管理和煤礦事故多發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節能減排治理的重要根源。據2005年的相關統計數字顯示:全國登記在冊的合法小煤礦約為2.3萬處,產量僅占我國煤炭產量的三分之一,而事故死亡人數占三分之二。而鄉鎮煤礦百萬頓死亡率5.5,高於全國平均數2.8,更遠高於國有重點礦的0.96。小煤礦的回采率隻有約10%至15%……

2006年春節,在小煤窯下井的查天時沒有打算回家過年,想多掙些錢,趕來年開春回家買化肥,幫家人幹些農活,可萬沒有想到井下發生冒頂,他被突然塌落的石塊埋住了。查天時回憶說,他當時被工友們挖出來時,雙腿已沒有知覺。慘無人道的礦主怕付醫療費,再看他是外地人,隻是找當地診所醫生給他簡單包了一下,第三天淩晨就用一輛三輪車將他拉到5公路以外,扔在路邊的排水溝裏。三輪車就不見蹤影了。這名可憐的安徽籍礦工,雙腿受傷,動彈不了,爬在公路旁,仰望著千裏之外的老家,再加上語言不通,連個給家裏報信的人都沒有,每天隻好靠附近村民送的蘋果、吃剩的飯菜維持生命……2月25日,這裏普降大雪,附近村的一路過村民才將查天時送到縣醫院急救。醫生講:當時的患者下肢多處還骨折、錯位,傷口嚴重感染,將直接危及生命。

一直陪護的好心人屈大媽回憶說:“孩子被送醫院時全身還有煤灰,破爛不堪的衣服粘在身上脫不下來。娃一到晚上就哭,可憐得很,黑心的礦主咋就這樣沒人性呢?”

號稱我國第二產煤大市的陝西榆林,煤礦采空區麵積已達99.12平方公裏,塌陷44平方公裏。2004年10月14日上午12時許,該市府穀縣新民鎮守口墩村的村民郝侯懷夫婦在山上收割完莊稼覺得口渴,從地裏拔了4個蔓菁,坐在地頭邊休息邊吃。吃完兩個以後,站起來提著另外兩個蔓菁準備回家吃午飯,忽然間地動山搖,山崩地裂,回家必經的那條簡易公路在沙塵彌漫中忽然消失了。驚魂未定的兩人暗自慶幸兩個蔓菁救了兩條命,要不是停下來吃蔓菁,說不定早和那條公路一起陷到地裏去了。

位於陝西銅川的金鎖關鎮五礦,這個曾經轉賣過的私人小煤窯資源枯竭後,被列為再造新井筒的技術改造項目。2004年5月技改完成後的新井筒卻開在該井田範圍的邊沿地帶,在“合理”中就潛伏著利益驅動下的重大隱患,最終導致26人死亡的特大悲劇事故的發生。

麵對小煤窯無序開采,血淋淋事故屢禁不止後麵引發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國家不得不下狠心,采取措施,加以治理整頓,結合實際,開始分地區、分步驟的製定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我曾經隨一個縣的執法檢查親眼目睹了炸毀一個非法小煤窯的全過程。

執法人員通過宣傳勸導人員撤離現場後,先用推土機將所有地麵建築推倒,兩名放炮操作工熟悉地將炸藥分段放在巷道內的20多米處,然後接線、扭動放炮器開關,隻聽一聲巨響,瞬間炮煙滾滾,然後再用推土機填埋……總共不到2個小時,空曠的田野就恢複了寧靜。可以說通過3年多的努力,小煤窯治理效果已經顯現,煤炭市場長期的低價位運行,開始恢複性的攀高。而在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將重心工作轉移到嚴查關閉無證小煤礦死灰複燃的一個新階段,可記者依然了解到,由於曆史原因、地方保護主義,尤其是煤價高位運行下產生的利益和利潤的驅動,致使地方主管監管執法等部門執法不力,導致部分地區的個別產煤縣,在國家嚴厲打擊、整合的非常時期,非法小煤窯反而越發蓬勃發展起來了。

對此,媒體已經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報道,我再說下去,隻能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而作為吃煤飯的記者,不能精耕細作,種好自己的責任田,那是一種職業上的失職。從何下手,雖比不上中央級媒體的感召和特殊的資源優勢,寫深寫透,先天條件不具備,敷衍了事,簡單應付,我又不願,好不難熬人也!

也罷,文章是以事實為根據的,我占有對煤礦、煤炭、煤礦人熟悉的優勢,照實把自己所見所聞以及采訪到的東西,寫出來就是。至於是否有借鑒價值,隻能由編輯、讀者自己去判斷了。

隻有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對事實、現象作深刻分析,才能得出最為準確的結論。記者最近到某產煤縣一無證小煤窯采訪,幸運地看到了它的存在和生產的全過程。事實使我對小煤窯非法生產作出這樣的結論:小煤窯非法的隱蔽程度令人瞠目結舌;小煤窯主的苦衷,震聾發聵;政府執法監管部門以及新聞記者扮演的角色,離奇古怪,發人深省;礦工的生產、生活環境惡劣、簡陋和可怕程度不堪設想……

長期在煤礦工作,接觸形形色色的煤礦案例采訪經驗告訴我,想真正了解非法小煤窯“內在”的存在生存條件,必須單刀直入,深入現場,目睹它的生產全過程,掌握了的第一手資料,才能寫出有立體感和真實的小煤窯報道。而要真正到現場采訪,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占各種自然條件的優勢,再加上我經過長期的觀察,鎖定陝西關中道某縣這個正在生產的小煤窯,隱蔽異常嚴密,保護措施相當到位,以及它所處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適應非法開采。

走近這個小煤窯,眼前一條小道從一個村莊後麵七繞八拐地通往遠方,路的兩邊是叢生的雜草,周邊是綠茵茵的莊稼地,遠遠看去與普通農民種地的道路沒有什麼區別。隻有你走上一段,看到坑凹不平和重車壓過的一道道很深的轍印和不遠處用土堆在路中間,限製重車通行的障礙物,使人才能在無窮猜測的回味中感覺到這條道非同一般的重要。

這隻是直觀的感性認識,隻能證明路的那頭有小煤窯生產,它的防禦體係不僅完備,而且還很健全。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而現實被聽到的更為離奇,通過身曆其境的體現,才真正感受到“路”管製的重要性。就在這條不到2公裏的“戰備”公路上,有兩道崗哨把守,而且都在暗處,人生地不熟來這裏,不管你是啥人,隻要你一腳踏上這條路,就會引起注意被盯稍。第一道崗哨憑直觀,基本能判斷出來你是什麼身份、此行的目的是想幹什麼,你的相貌特征很快就反饋到第二道崗,第二道崗再根據自己的直覺判斷能力,看自己能對付,就自行處理,采取的措施就是跟蹤,先用花言巧語轉移視線,然後用威脅利誘和恐嚇的手段讓你盡快離開。但還要看眼神行使,感覺來頭很大,自己對付不了,先用暗號讓地麵人員撤離,再通知井下工人從和別的礦井打通的莖道升井,地麵全部停電加鎖隱蔽的井口大門。這樣如果能蒙混過關,人走後又立即照常生產。糾纏不放,隻要不是正規的執法檢查,都歸類為詐錢這一類,隻好如實地向管事的業務領導彙報,並把來人的身份和電話號碼告知,業務領導就提前在15公裏的縣城賓館登記好房間,盡快告訴來人,再耐心的恭候,礦上的一位業務領導將這叫“說事”,實際就是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