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股票過戶事項的說明;
(11)經營狀況公告事項的說明。
4.股票的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上市後,若出現下列情形之一者,由證券交易所呈報主管機關——證券管理委員會核準後,交易所停止某種上市證券的買賣甚至終止其上市:
(1)上市公司發生重大改組或上市公司的經營範圍有重大變更而不符合上市標準者。
(2)上市公司不覆行法定公開的義務或財務報告,以及呈報證券交易所的其他文件有不實記載。
(3)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欠佳,最近兩年連續虧損,或上市公司出現麵臨破產的局麵。
(4)上市公司因其信用問題而被停止與銀行的業務往來。
(5)上市公司連續一個季度不交納上市費。
(6)其他原因致使上市公司必須暫停上市。
此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其增發或發放股票、紅利期間,其股票亦將自動暫停上市。
上市公司的問題較為嚴重,或有下列情況之一時,證券交易所將報經有關證券主管機關核準後,可對有問題公司作出終止其上市資格的決定:
(1)上市公司被暫停上市的所列情況已造成嚴重後果。
(2)上市公司在被暫停上市期間未能有效地消除被暫停上市的原因。
(3)上市公司將被解散和進行破產清算。
(4)上市公司因其他原因而必須終止上市。
第三(節)股票的發行價格
當股票發行公司計劃發行股票時,需要根據不同情況,確定一個發行價格以推銷股票。一般而言,股票發行價格有以下幾種:麵值發行、時價發行、中間價發行和折價發行等。
1.麵值發行
即按股票的票麵金額為發行價格。采用股東分攤的發行方式時一般按平價發行,不受股票市場行情的左右。由於市價往往高於麵額,因此以麵額為發行價格能夠使認購者得到因價格差異而帶來的收益,使股東樂於認購,又保證了股票公司順利地實現籌措股金的目的。
2.時價發行
即不以麵額,而是以流通市場上的股票價格(即時價)為基礎確定發行價格。這種價格一般都是時價高於票麵額,二者的差價稱溢價,溢價帶來的收益歸該股份公司所有。時價發行能使發行者以相對少的股份籌集到相對多的資本,從而減輕負擔,同時還可以穩定流通市場的股票時價,促進資金的合理配置。按時價發行,對投資者來說也未必吃虧,因為股票市場上行情變幻莫測,如果該公司將溢價收益用於改善經營,提高了公司和股東的收益,將使股票價格上漲;投資者若能掌握時機,適時按時價賣出股票,收回的現款會遠高於購買金額,以股票流通市場上當時的價格為基準,但也不必完全一致。在具體決定價格時,還要考慮股票銷售難易程度、對原有股票價格是否造成衝擊、認購期間價格變動的可能性等因素,因此,一般將發行價格定在低於時價約5~10%的水平上是比較合理的。
3.中間價發行
即股票的發行價格取票麵額和市場價格的中間值。這種價格通常在時價高於麵額,公司需要增資但又需要照顧原有股東的情況下采用。中間價格發行對象一般為原股東,在時價和麵額之間采取一個折中的價格發行,實際上是將差價收益一部分歸原股東所有,一部分歸公司所有用於擴大經營。因此,在進行股東分攤時要按比例配股,不改變原來的股東構成。
4.折價發行
即發行價格不到票麵額,是打了折扣的。折價發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優惠性的,通過折價使認購者分享權益。例如公司為了充分體現對現有股東優惠而采取搭配增資方式時,新股票的發行價格就為票麵價格的某一折扣,折價不足票麵額的部分由公司的公積金抵充。現有股東所享受的優先購買和價格優惠的權利就叫作優先購股權。若股東自己不想用此權,他可以將優先購股權轉讓出售。這種情況有時又稱作優惠售價。另一種情況是該股票行情不佳,發行有一定困難,發行者與推銷者共同議定一個折扣率,以吸引那些預測行情要上漲的投資者認購。由於各國都規定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麵額,因此,這種折扣發行需經過許可方能實行。
在國際股票市場上,在確定一種新股票的發行價格時,一般要考慮四個方麵的數據資料:
(1)要參考上市公司上市前最近三年來平均每股稅後純利乘上已上市的其他類似股票最近三年來的平均利潤率。這方麵的數據占確定最終股票發行價格的四成比重。
(2)要參考上市公司上市前最近四年來平均每股所獲股息除以已上市的其他類似股票最近三年平均股息率。這方麵的數據占確定最終股票發行價格的二成比重。
(3)要參考上市公司上市前最近期的每股資產淨值。這方麵的數據占確定最終股票發行價格的二成比重。
(4)要參考上市公司當年預計的股利除以銀行一年期的定期儲蓄存款利率。這方麵的數據也占確定最終股票發行價格的二成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