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技術指標分析(6)(1 / 3)

ROC(Rate Of Change)是由 Gerald App1e和 FredHitschler兩人,在《Stock Market Trading Systems》一書所共同發表的。ROC指標可以同時監視常態性和極端性兩種行情,等於綜合了RSI、W%R、KDJ、CCI四種指標的特性。ROC也必須設定天線和地線。但是卻擁有三條天線和三條地線(有時候圖形上隻須畫出各一條的天地線即可)。和其他的超買超賣指標不同,天地線的位置既不是80和20,也不是+100和—100,ROC指標的天地線位置是不確定的。什麼是不確定的位置呢?ROC不是介於0~100之間波動的,它以0為中軸線,可以上升至正無限大,也可以下跌至負無限小。但是基本上ROC指標線的上下幅度,都會保持有限度的波動,不會無限製的擴張。ROC指標主要的內涵,在於股價和12天前價格的距離,為什麼呢?我們假設12天前的價格是一根柱子,而現在的價格是一頭牛,兩者之間綁著一條長短不等的繩子,在這條繩子的範圍之內(常態範圍),牛可以正常地走動吃草,但是每一根柱子上都綁著一頭牛,每一條繩子的長度都不同。因此,每一頭牛(個股)可以自由走動的距離也不同。同樣的,現在的價格和12天前的價格之間,也存在著差距的限製,而每一隻股票和它12天前的差距限值也不相同,這就是ROC指標第一條的超買超賣線距離,隨著個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原理。

牛安靜地吃草,就是所謂的“處於常態範圍”之內,可是,牛(股價)也可能會發狂,掙脫繩索拔足狂奔,這會演變成”極端行情”。那麼,我們就以0軸到第一條超買或超賣線的距離,往上和往下拉一倍、兩倍的距離,再畫出第二條、第三條超買超賣線,則圖形上就會出現上下各三條的天地線。

1.計算公式

變動率指標=本日收盤價—十二日前收盤價十二日前收盤價

原理:根據價格和供需量的關係,股價的漲幅隨著時日其漲幅必然日漸縮小,此時速度力量慢慢減緩時,行情可能反轉。同理,下跌亦然。

優點:股價抵達高峰或低點之前,變動率指標會先提出警告。

缺點:應考慮大勢,上漲時隻能在低點買進。在高檔的動量值反轉時賣出不作新空單。

2.運用原則

(1)當ROC由上往下跌破0時為賣出時機,ROC由下往上穿破0時為買進信號。

(2)當股價創新高點,而 ROC未配合上升,意味上漲動力減弱,此背離現象,應慎防股價反轉而下。

(3)當股價創新低點,而 ROC未配合下降,意味下跌動力減弱,此背離現象,應逢低承接。

(4)若股價與 ROC在低水平同步上升,顯示短期趨向正常或短期會有股價反彈現象。

(5)若股價與 ROC在高水平同步下降,顯示短期趨向正常或短期會有股價回落現象。

(6)ROC波動於“常態範圍”內,而上升至第一條超買線時,應賣出股票。

(7)ROC波動於“常態範圍”內,而下降至第一條超賣線時,應買進股票。

(8)ROC向上突破第一條超買線後,指標繼續朝第二條超買線漲升的可能性很大,指標碰觸第二條超買線時,漲勢多半將結束。

(9)ROC向下突破第一條超賣線後,指標繼續朝第二條超賣線下跌的可能性很大,指標碰觸第二條超賣線時,跌勢多半將停止。

(10)ROC向上穿越第三條超買線時,屬於瘋狂性多頭行情,應盡量不輕易賣出持股。

(11)ROC向下穿越第三條超賣線時,屬於崩潰性空頭行情,應克製不輕易買進股票。

(12)當ROC指標穿越第三條超買超賣線時,將股票交給SAR管理,成果相當令人滿意。

例圖:

相對強弱指數(RSI)

相對強弱指數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是與KD指標齊名的常用技術指標。RSI以一特定的時期內股價的變動情況推測價格未來的變動方向,並根據股價漲跌幅度顯示市場的強弱。

1.計算公式

先介紹RSI的參數,然後再講RSI的計算。

參數是天數,即考慮的時期的長度,一般的有5日、9日、14日等。這裏的5日與MA中的5日線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下麵以14日為例具體介紹RSI(14)的計算方法,其餘參數的計算方法與此相同。

先找到包括當天在內的連續14天的收盤價,用每一天的收盤價減去上一天的收盤價,我們會得到14個數字。這14個數字中有正(比上一天高)有負(比上一天低)。

A=14個數字中正數之和

B=14個數字中負數之和×(—1)

A和B都是正數。這樣,我們就可以算出RSI(14)。

RSI(14)=A/(A+B)

從數學上看,A表示14天中股價向上波動的大小;B表示向下波動的大小;A十B表示股價總的波動大小。RSI實際上是表示向上波動的幅度占總的波動的百分比,如果占的比例大就是強市,否則就是弱市。

目前,大量的書籍中是這樣介紹RSI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