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2 / 2)

李容是傻的麼?

還是喝西北風喝上癮了?

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

明確的說,李容的目標客戶群體,從來不是正常人!從計劃階段開始,他的目標就一直定在一個特殊的客戶群體上——過節人群。

從消費心理的角度看:節日的狂歡氣氛,會使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中,理性消費部分趨於下降;而衝動型消費、攀比炫耀型消費的欲望增加。

簡單點說。

世界上還有比假大方、冤大頭、拿錢不當錢的消費者更好的顧客麼?

我想是沒有的。

如果有,那一定是病人!

過年期間聚會,喝酒、打牌、熬夜是少不了的節目。因而這期間,夜宵的需求量會有一個急劇的增長。雖然鎮上也有十幾家常年做深夜夜宵的餐檔,並且會在過年期間延長營業時間。

但餐飲業資深業內人士李容大叔,還是在這裏麵嗅到了商機——樟林埠的夜生活市場,在這個年代還未成型。那些常年做夜宵生意的餐檔,日常客戶群體還是來自傳統的老三樣:酒鬼、賭徒、有活力的社會團體成員。

在有選擇的情況下。

正常人願意跟這些三教九流,齊聚一堂麼?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這才是李容敢下本錢,頂著寒風開工幹活的底氣所在!

真以為重生就可以超脫客觀規律麼?

……

兩盞50瓦的大燈泡,在寒夜風中像兩顆耀眼的小太陽。

發光發熱,驅散了幾許露濃。

李老爹和一個同村的叔伯兄弟,在大榕樹後麵一個竹子和塑料膜搭的擋風棚子裏,喝茶聊天。

李容感到肚子有點餓:吃晚飯的時候,因為擔心老頭子沒經驗應付不來;李容隻胡亂扒了兩口飯就趕回來。吹了這麼久的冷風,身體消耗了超額的熱量。

早該餓了。

後頭那倆喝了那麼久的茶,該也是餓了。

枯坐寒風中,兩個小時了還沒開張。

索性李容跑過去問了一下,一發炒了粿條來作宵夜。一陣叮鈴哐啷,三份粿條都炒好了。

“小容,吃完來下盤棋怎麼樣?”

李容正要應下這個什麼三伯的話——心裏憋了點火氣,什麼菜他都敢虐!

卻聽到前頭有人喊:“老板!炒粿條怎麼賣?”

咻地一下。

李容放下盤子就跑了。

前頭燈下,站著一個穿黑風衣的青年。各子有點高,膚色微黑。大約二十三、四的年紀。

“雞肉炒粿三塊,牛肉炒粿六塊錢起。”

李容指指吊在樹枝上的價格牌,熱情的招呼道:“大哥,炒牛肉還是炒雞肉?”

一點話術小技巧而已。

不能問,要不要吃?

也別說,吃點什麼?

直接懟給丫兩個選擇,a還是b?

這能直接幫你搞定一些有選擇困難症的客人。在李容眼裏:這樣的後生哥,他問了價,隻要價格不是太離譜或者有什麼他受不了的,這生意一般都會成了。

“雞肉炒粿?沒吃過啊,要不要來點?”青年男子猶豫了一會兒,說道:“來三份牛肉炒粿。”

“好勒,三份牛肉炒粿!打包是吧?”

“打包。”

李容沒有問他牛肉炒幾塊錢的。

很明顯,人就隻要個底價。還問?開玩笑!問了不是在給客人找尷尬?要是這點眼力見都沒有,趕緊收攤回家鑽被窩去吧!

這邊李容刷鍋顛勺,叮叮當當炒著。

又聽到那青年說:“老板再炒份雞肉,不要粿條。”

“三塊五塊?”

“五塊。”

這明顯是三個人吃宵夜,還要喝點酒。李容心中有數。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又給他指了橋那邊一家賣啤酒的店麵。

“大哥,承惠二十三塊。”

“找您七塊。”

……

這就算開張大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