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你爹是學徒,學徒是你爹(2 / 2)

李容繼續說道:“但是雞肉,一天五斤,我不打算再多了。”

聞言,李世光老臉一板。

“雞肉炒粿賺對半,你怎麼就不賣了!”

他混了半輩子小商販,市場行情通透著呢!兩樣炒粿的成本價格,大致上能估算出來。

雖然兒子攤上的錢,他沒過手。但從頭跟到尾,銷量他是心裏有數的——牛肉粿就三十份上下,雞肉粿的銷量一天一漲;昨天都快五十份了。

“可不能讓這小子亂來。”他想。

“兩肉兩菜,三四兩粿;連油帶汁七兩平。”

說完,李容示意老爹附耳過來。

然後咬著耳朵,低聲說道:“一兩雞肉五毛,三四兩粿條四毛五到五毛,一兩芥藍二毛。油水火耗配菜輔料一起算上,一份雞肉炒粿成本一塊四多一點。”

李世光更迷惑了,一臉不解地看著兒子。

這神馬邏輯啊!

感情賺得多的還不想多賣?

卻聽得李容繼續壓低聲音:“牛肉粿單一兩牛肉就兩塊五了,確實賺不到一半。”

但是!

“牛肉粿,我一份能賺兩塊多。雞肉粿一份賺一塊五。”

“老爸你覺得我會願意賺哪個!”

李世光有點明白了。

李容繼續放料:“餐飲業的賬,不是你那樣算的。你沒算上人工呢!同工同力,哪個賺多賺哪個。反正餐飲成本回得快。”

“除掉人工,牛肉炒粿的利潤率絕對比雞肉高!”

李老爹持續懵逼中:人工怎麼算?

“一份你加個五六毛就是了。”

……

李容轉頭泡茶。

留給老爹一點空間消化消化。

早先炒好燜著的粿條,時間已經差不多。打開飯盒,李容挑了雙一次性筷子,試了兩口。然後再把飯盒底部、埋在粿條下麵的白菜葉子挑起來,嚼兩口。

嗯,白菜葉子能吃了。菜幫子還是生的。

味道還行:清香,沒有特別衝。

那就把底菜換了吧!

這邊李容剛做了決定。回過身就用這個事來“教育”老爹。

“做餐飲,腦子要清醒。哪些是活的;哪些是死的、不能動;心裏要有數。”

“在客流沒有大增長的時候,想要多賺錢,怎麼辦?”

“辦法有兩個:提高客單價,死摳成本!”

親爹。

李容就不管一些行業名詞的出現時間了。死命地、一個勁地往親爹肚子裏塞幹貨——先來一套全麵的框架;有了相應概念基礎,有的是時間手把手地教。

“想要提高客單價——提高單品價格,那是死路一條。正確的方法,是結合主餐品,推出關聯性單品。再嚐試套餐銷售。”

“街市行情定,你一份牛肉炒粿賣7塊試試?”

“但是一份炒粿加一份湯,賣8、9塊,有些人會接受。”

“這就是我要賣湯的原因。”

“再說摳成本。”

李容晃晃手上的飯盒,扔老爹跟前:“看見沒?原先一天墊飯盒底的生菜,要三四塊錢。現在鳳花白一塊錢三斤。這要換成功了,單這一項就能省七成。”

“鳳花白菜,兩瓣葉子能裝仨飯盒。還挺括,能把粿條給托起來。賣相好!”

“聽清楚沒?”

這些可都是實實在在的生意經。

不帶半點水分。

以前,李容店裏那倆小弟,在店裏幹了一年以後;才有機會在他嘴裏聽到這些。

還是一字半句的!

emmmm~~

沉默中的李世光,抬頭望向自家兒子。

李容還以為老爹有哪不理解的。

不曾想卻聽到:“以後敢再教訓你爹,回家看我不打爛你屁股!”

ps:鳳花白,白菜的一種。長在一尺,或以上;有腳踝或者小腿粗細。整體接近圓柱體。鳳花白是潮汕的叫法,其它地方叫啥,我弄不清楚。

去京東上看,能看到,但是有叫青口白的,有叫黃芽白的,也有黃牙白的。亂死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