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養老計劃最基本的要求是追求本金安全、適度收益、抵禦通脹、有一定強製性原則,所以需要將養老計劃與其他投資分開。商業養老保險作為中國養老保障體係的重要補充,是養老規劃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可以根據自己的財務能力及對未來預期進行靈活自主規劃和選擇,所以購買商業保險成為目前人們規劃養老生活最主要的方式。
建議: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所獲得的補充養老金占未來所有養老費用的25%~40%。
在選擇商業保險製定養老計劃時,首先要注重保障功能,使自己在退休後依然能夠有穩定的收入,這是第一重要的功能;第二是要注重保值,要看為自己未來規劃的養老金是否能滿足當時的消費水平;第三是盡早投保,雖然養老是55歲、60歲的事情,但年紀越輕,投保的價格越低,自己的負擔也就越輕。
訂立養老保險計劃,不能不切實、好高騖遠,應量力而行,充分考慮目前的收入水平,並結合自己的日常開銷、未來生活預期、通過膨脹等因素合理選擇。
人退休了,理財不能“退休”
老年人退休之後,一般會有一些存款或退休金養老,但麵對市場經濟的變化和各項支出的不斷增加,老年人同樣也有“以錢生錢”的理財需要。那麼,怎樣進行投資理財,即能“以錢生錢”又能避免投資損失呢?
應優先考慮安全投資防範風險。目前投資品種雖多,但並不是進行每項投資都有錢賺。一般投資收益大的,其風險也大,此種投資很不適合老年人。絕大多數的老年家庭目前應堅持以存款、國債的利息收入為主要導向,切忌好高鶩遠。如果將大部分的養老錢存入銀行或用來購買國債、金融債券等投資比較妥當。因為,盡管這些較保守的投資,其利息收益不算高,但卻是從老年人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的,是以保障其大額投資成功為第一目標的,其投資收益是既穩妥且安全又無風險的。
在存款、購買債券的投資活動中,還應注意國家的投資政策導向和利率水平的變化,因老年人的分析判斷能力較強,從而可注意抓住重點投資品種,靈活運用投資策略。任何家庭投資都離不開國家的經濟大背景,近幾年來,國家為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連續下調了存款利率,並對存款利息開征了個人所得稅。這時,免稅的國債、利率較高的金融債券應是老年人家庭投資生財的主要品種。對於儲蓄存款,當預測利率要走低時,則在存期上應存“長”些,以鎖定你的存款在未來一定時間裏的高利率空間;反之,在預測利率要走高時,則在存期上存“短”些,以便盡可能減少在提前支取轉存時導致的利息損失。若有一筆較大資金暫時閑置,但過不了多久就要派上用場,這時不妨去存個“通知存款”,該存款取用較方便,且收益高於“定活兩便”及半年期以下的定期存款;或去定存半年、哪怕3個月也總比活期存款利率要高些。總之應循序漸進,並靈活運用各種投資策略。
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少數老年人不妨適度進行買賣股票等的“安全投資+風險投資”的組合式投資,但切不可把急用錢用於風險投資。投資要注意安全,並不是說不能進行風險投資。實際上,當代社會任何一個投資理財的成功人士,都進行過“安全投資+風險投資”的組合式投資,其目的是鍛煉自我、巧抓機遇。
另外,按“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原則,老年人如果在選擇投資組合比例上,儲蓄和國債的比例應占85%以上,其他部分投資可分布於企業債券、基金、股票、保險、收藏以及實業投資等上。還有,老年人不宜過多地進行太刺激、太變化的多元投資活動,一切均應以有益於增進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
人退休了,不等於理財“退休”。退休之後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選擇風險性小的理財產品進行適當的理財,增加收入,讓老年生活更為安穩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