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成為理財高手其實並不難(1)(2 / 2)

由此看來,投資是要資本的,高投資才能有高回報,那種拿著小錢幻想一夜暴富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理財並不隻是富人的事情

美國有位作者以“你知道你家每年的花費是多少嗎”為題進行調查,結果是近62.4%的有錢人回答知道,而非有錢人則隻有35%知道。該作者又以“你每年的衣食住行支出是否都根據預算”為題進行調查,結果竟是驚人的相似:有錢人中編預算的占2/3,而非有錢人隻有1/3。進一步分析,不作預算的有錢人大都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控製支出,亦即造成人為的相對經濟窘境。

有一個非常有才氣的年輕人,他掙了很多錢,對未來很有信心,所以他總是把錢花得精光。突然有一天,他年輕的妻子得了重病,為了保住妻子的生命,他不得已請了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為妻子做一個性命攸關的手術,但是,醫生要等他交足費用以後才能動手術。年輕人隻好去借錢,這可是一筆巨款啊!妻子的命終於保住了,但是妻子隨之而來的療養和孩子們接二連三的生病,加上飽受焦慮的折磨,終於使他積勞成疾,賺的錢一年比一年少。最後,這個人職業受挫,全家窮困潦倒,沒有錢渡過難關。在妻子害病之前,他本可以在一年之中就輕而易舉地存上許多錢,但他當時認為沒這個必要,相信以後掙錢也這麼容易。

我們不可能預見什麼時候會生病或發生變故,弄得我們無依無靠,或者某個突發事件突然會搞得我們措手不及。由於不作長遠打算,致使自己在未來生活中遭受了各種各樣的磨難。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銀行裏卻沒有一分錢,我們能想象這是一種怎樣的窘迫啊!

有錢人一定有他們成為有錢人的道理,同樣的錢,放到不同人手裏會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人用它來致富,有人用它來揮霍,不同的想法成就不同的人生。

一般來說,家庭理財存在下麵幾種誤區。

一、麵麵俱到型,追求廣而全的投資理財組合

小沈的投資理念: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多嚐試各種理財產品才能分散投資風險。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一處能賺錢——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財之道。可是一年下來,小沈的投資成績卻不盡如人意,股市虧了、美金下跌、錢幣沒得動靜,隻有開放式基金掙了錢,可惜又買少了。

二、守株待兔型,大勢判斷不準

小譚的投資理念:每一個基金都不多買,每一個基金也不錯過,不同類型的基金可以分散不同程度的風險。結果一年下來,她的平均收益率為10%。10%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比較不錯的成績了。但是考慮到去年開放式基金的整體成績,小譚的投資不算成功。

三、短線投機型,不注重長期趨勢

至今,股市、彙市甚至期市都留下了小米的影子。但情況不像廖先生以前想的那樣,急於獲取豐厚回報的來氏夫婦太注重短線投機,聽人風傳某隻股有異動就投進去,不見動靜又快速撤出,一年多股市裏收益不理想;2003年外彙市場、期貨市場十分紅火,麗人又轉投彙市、期市。急於求成的投資心態並沒有使小米夫婦在彙市、期市有何建樹,廖先生很納悶,為什麼這樣投資不賺錢?

四、盲目跟風型,理財隨大流

孫先生這種把房屋抵押出去購買基金,這個方法是大錯特錯的,雖然有幾隻股票型基金的年收益超過20%,但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未來基金的收益誰來保證?何況,拿房子作抵押貸款買基金又是短線持有,一旦出現基金形勢不好被套牢的現象,必然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