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入社會青年期
初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經濟獨立的基礎,可開始實務理財操作,因此時年輕,較有事業衝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切勿冒進急躁。
三、成家立業期
結婚是人生轉型調適期,此時的理財目標因條件及需求不同而各異,若是雙薪無小孩的“新婚族”,較有投資能力,可試著從事高獲利性及低風險的組合投資,或購屋或買車,或自行創業等。而一般有了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顧子女養育支出,理財也宜采取穩健及尋求高獲利性的投資策略。
四、子女成長中年期
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於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有贍養父母的責任,則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此時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采取組合方式,貸款亦可在還款方式上彈性調節。
五、空巢中老年期
這個階段因子女多半已各自離巢成家,教育費、生活費已然減少,此時的理財目標是包括醫療、保險項目的退休基金。因麵臨退休階段,資金亦已累積到一定數目,投資可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線逐漸靠攏,有固定收益的投資者尚可考慮為退休後的第二事業做準備。
六、退休老年期
此時應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休閑、保健費的負擔仍大,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時,若有“收入第二春”,則理財更應采取“守勢”,以“保本”為目的,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規避的“善後”特性,因此財產轉移的計劃應及早擬定,評估究竟采取贈與還是遺產繼承方式符合需要。
上述六個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並非人人可實踐,但人生理財計劃也決不能流於“紙上作業”,畢竟有目標才有動力。若是毫無計劃,隻是憑一時之間的決定主宰理財生涯,則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極端結果。財富是靠“積少成多”、“錢滾錢”地逐漸累積,平穩妥當的理財規劃應及早擬定,才有助於逐步實現“聚財”的目標,為人生奠定安全、有保障、高品質的基礎。
理財要有新理念
一、健康即省錢
有道是“健康是福”身體健康不上醫院不吃藥,自然就能省下一大筆錢。如果不懂得愛惜身體而一味節省,什麼都不舍得花,無疑步入一種“貪小失大”的誤區。何況,如今醫藥費偏高,一旦身體不適,上一次醫院少則幾十元,多則幾百元。若患上重病,可能會將多年積蓄一掃而光,嚴重的甚至有破產的危險。應該在健康上多做些投資,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節約。
二、平安就是賺錢
人生在世,平平安安不僅是一種福氣,而且等於賺了錢。因此,理財當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上。從居家到出門,從大人到小孩,從用電到用火,從電器到照明,從騎車到走路……都應該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如自行車、熱水器、高壓鍋、電線等若出現老化、破損、陳舊、超期……就應該及時調換,不能為了省錢而將就。安全上不出問題,就等於抱了一個“金娃娃”。
三、心明不破財
現在市場上,騙人的把戲更是層出不窮,且往往打著各種誘人的幌子。要使自己不破財,就應該保持警惕。尤其是對那些類似“雙簧”的把戲,更應該去掉“貪便宜”的心理。“天上不會掉餡餅”,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上當受騙。不破財也是最成功的理財。
四、發現等於發財
現在值錢的東西越來越多,諸如錢幣、字畫、古董、家具、古籍……一旦發現其身價,簡直是挖到了一堆金元寶。因此,在理財過程中還應該善於發現,一旦有所發現就會給你一個驚喜。
盡管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可發現之物,但“明珠”被埋沒的家庭恐怕也不會是少數。如上述這類值錢的東西在不少家庭都有一些。即使沒有古董,現代的東西,如分幣、像章、糧票、小人書……現在也開始值錢了。因此,在理財中,應該隨時翻翻家裏的“老底”,理理角落那些不起眼甚至是積滿灰塵的東西,說不定就會有所發現,給你一個極大的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