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投資基礎知識(2)(1 / 3)

都說是擁有萬貫家財,不如有一薄技在身。因為就憑這身薄技,最低目標是能養家糊口,最高目標是能發家致富而創下萬貫家財。張果喜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一個把自己的姓名寫到行星上的企業家。福布斯在中國內地的排名,2001年是38位,身價1.45億美元;2002年是1.5億美元,排名42。張果喜是個木匠,並到上海藝術雕刻品一廠學會了生產雕刻樟木箱。有了這一手,在廣交會拿到訂單,20個樟木箱賺了1萬多元。

第一桶金的成功,使他把家當全部押上傳統木雕業,最終有了今天的麵目。

陳逸飛到美國,先是替博物館修畫,報酬是3美金1小時。因畫技出眾而進入畫廊,當聽到有人出價每張畫3000美金,陳逸飛感到“我一下覺得中了個頭彩,覺得天上掉了個餡餅下來。”這樣,才有了哈默的故事,才有了他今日的視覺產業。

沒有手藝要去學門手藝。首選最好是在你準備打天下的地方還是門拾遺補缺類的手藝。掌握了手藝之後,就要向精益求精發展,要在一個區域裏豎起旗幟,並在中間進行區域的擴大。

掘金法之二:不能借船出海,也要借雞生蛋。

王誌東雖然已經離開了新浪網,但他借船出海是運作相當成功的一例。1993年向四通融資500萬元港幣,創辦四通利方,後四通利方與華淵網合並,易名新浪。1999年國際融資2500萬美元,後又向戴爾電腦和軟銀等融資6000萬美元。2000年上市納斯達克,融資打開新天地。

荀子老先生對此早有總結:“假與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湖。君子非生異也,善假於物也。”

掘金法之三:捕捉機會,抓住機會。

這個榜樣是上海的楊懷定,人稱楊百萬。應該說,他的第一桶金是來自國庫券的易地交易。苗頭是在上海看到的,108元買進,113元賣掉,4個小時賺了800元。他說,“賺了以後就開始想入非非,到外地108元買回,到上海112元賣掉。”心動不如行動,他立刻到了合肥,那裏的國庫券與上海的差價是30元。他兩天就賺了6000元。他認為自己“找到一條挖金礦的路”。

發現機會要有眼光,兌現機會需要行動。這一切,還要有學識、毅力等內功的支撐。

掘金法之四: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吉利汽車集團的董事長李書福,在2001年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排行榜排名49,財富1.1億美元,那年是38歲。去年雖說是排在了第54位,資產卻是增至1.3億元美金。

李書福的第一桶金是開照相館。到南京路的冠龍,隻買了幾個燈泡。1千多元的反光罩買不起,就自己動手做了一個,隻要2塊錢。他覺得與敲個白鐵皮的水桶是沒有多大的區別。甚至連照相機上的皮老虎和裝膠片的玩意,都是自己生產。因而,你對於他後來敢於造冰箱、造摩托車、造汽車是沒有什麼可驚訝的。在他眼裏,“汽車四個輪子,一個方向盤,一個發動機,一個車殼,裏麵兩隻沙發。”

另外要注意下麵幾點:

1.創業一定要衡量自身的經濟實力

如果不是有足夠龐大的資金,勸你還是不要考慮。

2.自己當老板和給別人打工不同,這種投資是幾年乃至幾十年的事

3.一定要進入自己懂行的行業,決定創業前一定要慎重

4.創業要把握時機,有很好的時機不可錯過,沒有好時機也不必強求

規避理財的10大錯誤

理財無疑是目前全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可是剛剛富裕起來的中國人理財方麵的經驗和傳統實在是少得可憐,而國內理財行業受曆史和體製影響尚不能提供科學完善的理財服務,所以幾乎所有的中國家庭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理財錯誤,最常見的有以下10類:

錯誤1.擁有30年的按揭

30年按揭可能是家庭理財中最普遍的形式,在作者看來,也是一個最大的錯誤和陰謀。如果你已經有了30年按揭,那麼計算一下你的上一筆償付款是多少,在這個數字的基礎上再加10%,就是你下個月給銀行的金額,如此類推。如果你堅持這麼做,就可以用22年還清這筆30年的按揭,你可以輕鬆地節省下數萬元的利息支出。

錯誤2.不嚴肅對待信用卡債務

信用卡債務可以摧毀一樁婚姻。如果夫妻一方經常把兩人拖入債務堆中,夫妻感情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果雙方都債務成堆,那隻會讓夫妻關係結束得更早。

錯誤3.試圖一夜暴富

讓我們麵對現實吧:積累實際財富所需的時間遠遠超過數月數年,它需要數十年。

錯誤4.憑保證金購買股票

在你從經紀人公司借錢購買股票的時候,你就放棄了對自己賬戶的控製。因此決不購買你無法支付現金的股票。

錯誤5.不及早地為孩子設立大學儲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