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投資基礎知識(2)(2 / 3)

上大學的費用非常昂貴,而且逐年提高,未雨綢繆非常重要。仔細研究大學儲蓄計劃的幾種類型,找到適合你的。

錯誤6.不教授孩子管理錢財的方法

財商越早開發效果越好,向孩子們解釋每月一小筆儲蓄如何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並為他們尋找一些適合孩子瀏覽的優秀的理財網站。

錯誤7.忽視簽訂婚前協議

很多婚姻會以離婚告終,這讓人難過,卻是事實。婚姻協議會首先解決了“什麼是你的和什麼是我的”的爭論,會使離婚過程容易些。如果你覺得跟親密愛人無法啟齒,建議你在訂婚時(甚至在訂婚之前)就及早解決它。

錯誤8.沒有一個超越你們兩人的更高目標

更高的目標才會讓人更有動力。建議你和伴侶在未來的12個月裏,共同選擇一個更高目標,花點時間持之以恒地追求下去。

錯誤9.分不清各自的責任

每一對伴侶都應該擁有“我們的錢”賬戶,去支付所有的家庭賬單。每一個人也應該保留自己的支票賬戶和信用卡賬戶,它能給我們一種必要的個人空間感。

錯誤10.不聽取職業理財建議

理財是一個長達一生的旅行,最好給自己雇一個向導。理財顧問就像職業的教練或向導,會與你們夫妻攜手走完生活之路並發財致富。

警惕中國家庭理財的三大“疏忽”

中國家庭理財講究保守,許多人隻知道銀行這種理財方向。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他們最需要補充自己的理財知識。下麵這些問題經常被許多中國家庭忽視。

疏忽之一:不提折舊

按照企業的會計準則,固定資產是要提折舊的。這一點看起來是很簡單的,可真正想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譬如說,我們買了一台彩電,價格是3000元,預期的使用壽命是10年,那麼它每年的折舊就是300元,而這300元要算成主營業務成本。換句話說,我們所說的家庭主營業務成本除了日常開銷外,還要包括折舊。

實際上,家庭固定資產包括的東西相當多,除了家具、家電外,還包括房產(必須有所有權)和裝修。我們知道,一套房屋、裝修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剛裝修好時,樣子很不錯,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房屋的裝修也會變得陳舊起來。通常,賓館的裝修是按照10年折舊的,作為家庭,我們也可以以此作為參考。如果一套房屋的裝修費用是10萬元的話,每年的折舊費就是1萬元,這筆開銷雖然不牽扯到現金流出,可也不是一筆小開支。同樣的道理,房產本身也是要提折舊的,隻不過折舊的年限長一點,通常是50年,一套50萬元的產權房一年的折舊費也是1萬元。對於自住房,提不提折舊似乎影響並不大,反正是自己住。但如果是投資性房產,靠出租賺錢情況就不同了,不提折舊會使賬麵的利潤很高,實際的收益卻很低,許多開發商就是利用大家不注意折舊這一點,在廣告上算出年收益率接近20%,吸引投資者購房。如果不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是很容易上當受騙的。真有這麼高的利潤率,開發商就不會賣房了。

疏忽之二:月還款當成本

對於多數購房者來說,還是需要銀行貸款作支持的,這樣每月就會有一筆按揭還款。通常這筆錢被記入了成本,每月的收入中很大一塊都是還按揭的錢。但這樣處理是不夠科學的,我們可以這樣來分析,開發商在收到首付款和銀行貸款後,已經全額收到了房款,這和我們一次性付款沒有什麼區別。房產到手後,就變成了固定資產,而固定資產是要提取折舊的,上麵已經說過了。在我們的按揭還款中,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本金,另一部分是利息。本金已經體現在固定資產中了,因此,不能再作為成本了,而利息則應該算作財務費用。由於利息是按月遞減的,折舊是每個月相同的,因此,在開始幾年,費用和成本是比較高的,到後期會相對減少。

疏忽之三:房價上漲,差價入賬

我們經常聽到周圍的人在說,去年買了一套房,今年升值了多少多少。實際上,隻要房子沒出手,升得再多也是不能入賬的。既然房屋要提折舊,為什麼升值的部分不考慮呢?難道買了房子就隻有貶值的份?

這也是人們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地方。近兩年北京的房價漲勢喜人,給人的一種感覺是房價隻會升,不會降。其實,得出這樣的結論是不正確的,香港的房價能夠攔腰一刀,北京的房價難道就不會出現波動嗎?因此,根據會計學審慎性原則,我們是不能把房價的上漲算到收益裏麵去的。相反,如果遇到房價下跌,市價低於我們的成本價,我們還必須提取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香港明星鍾鎮濤不就是因為房產的大幅貶值而破產的嗎?這樣的教訓夠深刻了吧。

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如果房產升值了,絕不會隻是一套、兩套升值了,肯定是周邊的房產都升值了。如果將手裏的房產變現,是可以取得一定的利潤的,但如果要在同樣的地區再買一套房,同樣要付出更多的資金,房產即使升值1倍,也不可能讓你的一套房變成兩套房,除非是搬到更偏遠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