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基金投資規劃(1 / 1)

基金規劃四步驟

在投資前要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給自己做個評估,具體可分為四步。

投資者要建立起按風險承受力和投資目的進行資產配置比例的觀念。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組合進行投資。這需要投資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分析、判斷,別人隻可以起輔助作用。當然,可以去谘詢銀行、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顧問人員。

也就是說,以上四步所得出的結論都會對基金組合規劃造成影響,一般成正比例的關係。

如果其他三種情況不變,風險承受力高,則基金組合的風險收益也更高。比如,目前中國股市牛市行情已被廣泛認同,所以在基金規劃中就應該適當加大股票型基金的投資;而如果麵臨熊市,則相應減少股票型基金的比重。

人生各階段的基金組合

對於一個人來講,不同的年齡段是有不同需求的,風險承受力也不同。因此,進行投資規劃需要根據年齡段有所調整。而基金產品種類齊全,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組合不同的基金投資,就基本可以滿足個人的各種需要了。

此圖隻是揭示了一個大體的原則。比如中年人,除混合型基金或債券型基金外,還可以配置一小部分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來調節收益水平。投資者應先設定可以承受的最大虧損幅度,原則是即使出現虧損也不至於給自己造成內傷;相反,如果出現超額收益,則整個組合的收益率將會提高。除此之外,家庭可以根據日常需求,預留應急準備金,一般為半年的收入以維持生活之需,這部分資金可以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或短債基金,因為其流動性好,無手續費。

期限也能決定基金種類

投資期限越長,就越不用擔心基金價格的短期波動,投資者可選擇投資較為積極的基金品種。如果投資期限少於一年,且股市行情不太好時,投資者則應盡量考慮一些風險較低的基金。細化如下:

如果資金可以長期使用,且該筆資金的盈虧對自己的生活水平沒有影響,主要用於追求資產增值最大化,則可以考慮將該筆資金全部投入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以爭取高回報。

每如果資金在近一二年會動用,不希望資產盈虧波動太大,穩步增值就可以滿意了,則可以將該筆資金主要投資混合型基金、偏債基金及債券基金或它們的組合,同時少量配置股票型基金。這樣就可以防止要用錢時,又恰逢熊市賤價賣基金的危險。

如果有部分資產希望保持較好的流動性,可方便支取,另一些則希望追求穩健的增值,可以主要投資貨幣市場基金、短債基金、債券基金,而股票基金的比例要控製在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