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基本可選出投資管理能力強、業績好的基金管理公司,這時您就基本可以放心投資了。
基金業績:穩定降低風險
對於基金本身而言,業績很重要。如果是老基金,要看其曆史業績;如果是新基金,就看其旗下同類基金的業績情況。雖然業績不可複製,但從過往表現上,大體可以看出這個公司的投研力量和投資管理能力。
基金的穩定性特別重要。每年取得穩定收益的基金比大起大落的基金要更受人歡迎。我們已經知道複利的威力,複利要發揮威力就需要業績穩定,不能大起大落。而事實上,近年來市場的變化導致了基金業績的分化。在2007年一季度,不少昔日明星紛紛落馬,2006年度前十名基金很多都銷聲匿跡,尤其是第一名的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已經跌到60名之後,第八名的泰達荷銀行業精選則跌到80多名,而在所有投資股票方向的基金排名中,更是跌落到100名之後。
其實,就基金整體而言,2007年1季度基金表現也差強人意。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就是大盤,從2007年1季度基金的業績表現來看,股票型基金走勢確實弱於大盤。173隻股票型基金中,隻有9隻超越了滬深300指數,於是很多投資者對基金專家理財的能力提出了質疑,其業績落後大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玲新的多變的市場環境無疑給明星基金經理們出了難題。投資風格和資產配置不能輕易改變,重倉股老化也不能全部清倉,無法順應潮流靈活調倉,持倉老化難以應對震蕩行情。規模過大的基金更是如此。
因分紅和贖回壓力導致基金經理需要被動地調整倉位,顯然不如輕裝上陣的新基金跑得快。
基金經理變更。目前,由於待遇、考核體製、排名壓力等原因,基金經理跳槽比較頻繁。基金經理一換,往往導致基金風格的變化。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能夠盡量減少對明星基金經理的個人依賴,較好地堅持一種投資風格。而一般的基金公司則風險較大。
基金規模發生很大變化。基金公司為了多賺管理費(和規模成正比),不顧基金管理團隊自身的投資管理能力,而盲目擴充基金規模。這就對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戰。
基金業績的穩定性其實和風險密切相關,穩定性越好,風險就越小。考察一隻基金,淨值增長率是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標,但不是唯一標準。高收益並非一定就是高風險,很多好基金往往會更注重風險控製,即使收益暫時縮水也不可怕。有一貫的投資風格,有良好的抗跌性,才能真正體現優秀基金的品質。同樣在2007年一季度,一批經受住考驗的優秀品種脫穎而出,明星基金公司易方達表現不俗,上投摩根的業績並沒有出現大幅度下跌,老牌明星基金華夏大盤精選一直保持著優異的投資業績,以穩健著稱的海富通旗下基金仍舊在穩步上升,華安旗下的老基金華安寶利配置和2006年新基金華安紅利表現都格外突出。還有其他一些中小盤、靈活配置型以及紅利型的基金品種都有不俗成績。
此外,基金的投資風格變化和換手率都是考察的重要工具。由於基金的換手率能衡量基金投資組合變化的頻率以及基金持有股票或債券的時間長短。高換手率未必帶來高收益,對那些換手較高而收益較差的基金需要提高警惕,切忌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