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各核心要素
保險各要素在保險合同中都有體現。
說明保費所交費用保額出險或到期後所能得到的償還金額保險費率保費占保額的比例。是保險公司之間競爭的主要手段,其確定需要經過精心測算投保標的財產、人身等免除事項發生後保險公司不用償還的各種事項保險四種人見。
在保險中,需要遵循四個原則。
保險家族
依據不同的標準,對保險有不同的分類。但主要有以下幾種:
以保險標的不同,保險可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財產保險是以物或其他財產利益為標的的保險,包括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人身保險是以人的生命或健康為保險標的的一種保險。
依據保險實施的形式不同,可將保險分為強製保險和自願保險。如機動車保險中的第三者保險即為強製保險。
根據保險政策保險可分為社會保險和普通保險。基於社會政策而成立的保險即為社會保險。社會保險以外的保險總稱為普通保險。
根據危險轉移的形式不同,可將保險分為原保險、再保險和共同保險。
按投保方式分類,可分為團體保險和個人保險。
按保險保障範圍分類,可分為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責任保險和保證保險四類(產品責任保險屬於責任保險範疇;機動車抵押貸款履約保證保險、員工忠誠保險、圖7-4保險分類進出口信用保險等都屬於保證保險範疇)。
這裏,有必要對人身保險等再作進一步的分類。
一般而言,投資者應側重買保障型的保險,而非理財型的。曾有一對夫妻不幸同時遭遇車禍身亡,留下一未成年的女兒。親戚幫忙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金時,卻失望地發現該夫妻生前買的是一種分紅儲蓄保險,交過3萬元,身故賠付金隻有3.1萬元。也就是說,其保障功能幾乎為零。其實,大多數分紅儲蓄型保險提供的保險保障非常低。
所以說,市場上流行的分紅險和投資聯結險,對於普通投資者意義不是特別大。如果你自己投資有方,或者說有更好的投資渠道,那麼分紅險、投資聯結險都不應該是你的投資重點,甚至可以不予考慮;你需要考慮的是完全屬於保障類的險種。
保險公司靠什麼活
保險公司的收益主要有兩個,一是依靠大數法則掙保費;二是通過各種投資渠道去掙錢。
有人也許會問,現在交了100元保費,如果發生意外了,就可以拿到10萬元,這不是揀了大便宜嗎?那保險公司豈不虧死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有大數法則在起作用。大數法則又可以稱為“萬一法則”。
比如說一千個人必須去遊泳,根據統計,溺水事故發生的概率是千分之一,也就是可能有一個人溺水。在知道了這個概率之後,保險公司和這一千人商量,說你們每人交100元,如果出事了,就可以得到10萬元的賠償。在這種情況下,這一千人極有可能都會交100元。因為萬一出了事,不是可以得到10萬元嗎?如果大家都交100元,那麼保險公司總共收了10萬元,按照千分之一概率,要賠付10萬元,保險公司不賠不賺。
但如果有2個人出事的話,保險公司就要賠本了。當然,保險公司也可以提高保費,或者降低賠付金額。為此,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就要根據事故發生的概率,確定每個人該交多少錢和給出事者賠償多少。總之,這1000個人交的總保費要超過總的賠償費,保險公司才有利可圖。
此外,保險公司還可以通過各種投資(資本市場和實業)掙錢。目前,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上縱橫馳騁,投資力度和投資規模越來越大,直接、間接投資額高達幾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