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保險要買得“保險”(1 / 2)

在遵循購買保險的基本原則下,還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認真、誠實地填寫合同,及時、合理地變更內容

在查看保險合同時,主要看保障是不是很全麵,有沒有說明除外責任,比如各大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險條款規定的重大疾病險種包括哪些,什麼才算意外保險等。一般情況下,我們應選擇保障範圍盡量大的產品,比如看看常見的燒傷、燙傷等意外事故是否被列入保險責任等。

在填寫合同時,要本著誠實的原則,比如不要隱瞞病史什麼的,以免在具體理賠時“竹籃打水一場空”。

壽險產品一般都會延續很長的時間,少則幾年多至十幾年、幾十年。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個人信息、經濟狀況、保險意識等極有可能發生變化。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投保人可以申請對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進行修改。

買主險時,適當搭配附加險

在購買主險時,還應該了解一下有什麼附加險。這樣,花較少的錢就能補充你所投保險種的不足,附加險一般包括健康險、意外險、定期壽險、醫療險等。

比如,大病統籌和公費醫療負責的病一般不分病種,費用根據有關規定按比例報銷,不會付保險金。因此,有了大病統籌和公費醫療並不能萬事大吉。即使有了社會保險也有必要買些商業保險。許多單位裏給員工買了養老險、醫療險,因此許多人就認為就沒必要再購買商業保險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社會保險並不能完全滿足家庭的風險管理要求,一旦發生意外和出現重大疾病,家庭麵臨的風險將是無法想象的。因此,如果你的資金充足,建議考慮給家庭成員多買一份健康或意外保障。具體,你可以買以下三種險來補充大病統籌和公費醫療。一是重大疾病險提供賠付金,這就意味著當投保人患上了其中列明的大病,在醫療費報銷的同時,還可以額外得到賠償金。二是住院醫療險,可以分攤餘額。三是意外醫療險,報銷意外醫療費。對意外傷害的醫療費,公費醫療或大病統籌采取的多是按比例報銷的辦法,而意外醫療險的報銷範圍更廣,它報銷的是除去免賠額的所有費用,且一般不限醫院。在上述三種險種中,第一種是主險,第二、i種是附險。

買保險不要畫蛇添足

世界上的風險很多,整天杯弓蛇影沒必要,保險保得太多了,肯定是畫蛇添足。該買多少保額的保險,應視自己的家庭實際狀況來確定。一般而言,買保險的資金(即年交保險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最為合適。

保險買得越早越好

年輕時買些保險,不僅能更早地得到保障,而且費率相對低,繳費的壓力也相對輕。隨著歲數增大,不僅保障晚,費用高,更糟的是還可能被保險公司拒保。

不要輕易退保

退保後你將遭受幾重損失:一是沒有保障了,把自己暴露在風險麵前。二是退保拿回的錢少,會有損失。目前是前一、兩年退保時要扣除手續費,兩年後按保單的現金價值退保。三是如果萬一你以後要投保新保單,則要按新年齡計算保費,年齡越大,保費越高,且同時還需考慮身體狀況,說不定還會因某些原因遭到拒保或加費處理。

其實,如果實在需要用錢,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是投保人可以書麵形式向保險公司申請貸款。當然,貸款金額會有限製;第二條路就是變更為減額繳清保費。

按照一般規定,投保人未能在保費到期日後60天之內交納保險費,保險合同效力將中止,保險公司暫不承擔保險責任,但投保人仍有兩年的時間可以申請恢複合同效力。因此等一段時間,待經濟狀況好轉時申請合同複效,複效的保單仍以投保時的費率為基礎計算保費。與重新投保相比,保費不會因年齡增長而增加。

知識問答

選擇保險有什麼原則?

在選擇保險種類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對症下藥。了解本身需求,看是生命保障、收人保障、養老保障、傷殘保障還是疾病醫療費用保障等。在確定了相應的需求後,再著手選擇相應的保險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