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出城(2 / 2)

“李大人,”蕭左看向李從善,義正言辭地說道:“我等有皇命在身,豈能隨意耽擱,再者使團關乎一國之顏麵,豈可讓人肆意妄為。”

教訓完李從善,他又轉而對周其令說道:“周大人,若想盤查我使團諸人,就請出聖旨來,若無聖旨,一切免談!”

李從善看著蕭左威風凜凜的樣子,心裏是又急又恨。急的是蕭左不知好歹,非要跟周其令對著幹,恨的是這小子居然連自己都不放在眼中。於是老好人李從善怒了,“蕭大人,請你記住,我才是出訪使!”

言下之意,你隻是個副使,有什麼事還需聽我這個正使的。蕭左卻也不懼,正色道:“李大人,您是正使,更應該維護我等使節團的利益與顏麵,如此草率妥協,如若到了汴梁也這般,豈不是丟了陛下的臉麵,丟了我南唐的氣節?”

一番話說得李從善羞怒不已,卻又無話可說,他拂了拂衣袖,站到一旁,一副這事我不管了,出了問題你負責的樣子。

局麵一下僵持了下來。蕭左死活不讓水雲間的人靠近使團,而周其令又拿不出聖旨來,兩個人大眼瞪小眼,卻也不說話。

其實蕭左心裏也很虛,如果真鬧了起來,告到李煜那裏。自己一個不是很受李煜待見的官場新人,十有八九討不到好果子吃。但他沒辦法,這周其令定是衝著陳放來的,自己如果妥協了,那麼這事一定會穿幫,到時候自己估計也脫不了幹係。

他現在隻能賭,賭周其令沒有聖旨,或者說賭周其令不會在大庭廣眾下跟自己動手。畢竟這事鬧僵了,周其令也少不了被李煜怪罪。

而周其令呢,他其實一點都沒有把蕭左放在眼中,也根本不在意有沒有聖旨。隻是眼前這個突然殺出來的年輕人,引起了他的興趣,所以一時並未決斷。

“周大人,好大的威風!”

就在這時,接到消息的李神諭趕了過來,她快步上前橫在兩人中間,但實際上是把蕭左護了起來,一臉慍怒地看著周其令說道:“周大人,難道你不顧天家顏麵,想在這裏動手不成?”

見到李神諭,周其令便改變了主意,他朝使節團裏掃了一眼,淡淡說道:“既然郡主前來,那周某也不能不顧體統,欽犯之事,還望蕭大人重視,若發現可疑之人,還望大人以國法為重。”

“撤了,放使團出城。”周其令閃身退到一旁,水雲間和巡城司的人馬紛紛散開,給使團讓出路來。

李神諭怕周其令刁難,便跟隨著使團一同出了城,待走到郊外時,才停了下來,準備離開。

“蕭左,此去一別,你要諸加小心,還有這周其令,你也要小心。”臨別之時,李神諭小聲對蕭左說道。

“那周其令是什麼人,那麼囂張。”蕭左不滿地問道。

“他便是我懷疑的那太平教安插在陛下身邊的人。如若他真的太平教的人,那麼你們此行可能不太平。”

李神諭雖然不知道為何周其令那隻老狐狸會盯上使團,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想來這老家夥還有後手,於是便提醒蕭左提高警惕。

說完,她又轉而對李從善說道:“皇兄,剛才之事,還望勿要怪罪蕭左。蕭左此番隨行汴梁,還有陛下秘旨要差,明麵上的出使之事,全仰仗皇兄,但若是其他事宜,還望皇兄多聽蕭左之言。”

剛才李蕭二人幾近劍拔弩張的態勢,讓李神諭不免擔心今後兩人再起衝突,故而她便想從中斡旋,但實則是敲打李從善不要誤了蕭左的“正事”。

李從善雖然沒什麼本事,也沒什麼擔當,但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有的。李神諭這麼一說,他便曉得了蕭左此番出使,是有其他機要之事要辦,便沒有再在意蕭左的無理,笑嗬嗬地說道:“皇妹放心,皇兄曉得,此行定不會於蕭大人生嫌隙。”

周其令站在城樓上,一直看著使團漸漸遠去。

“大人,為何不攔下他們,那陳放定在其中。”周其令身邊,一個黑袍人說道。

周其令微微一笑,“一條小魚而已,再者而言,如果真在這裏跟他們起了衝突,也是麻煩一場,蒼龍,你尋一眾忠心的好手,於途中把你陳放截住,然後取了林仁肇的畫像,前往汴梁交於教主。”

“小人領命。”那叫蒼龍的黑袍人躬身說道。

“另外,派人查一查這個叫蕭左的底細,這個人很有意思,看看他到底是那方勢力的人。好久沒有遇到敢跟老夫當眾叫板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