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店內布局要合理(1 / 3)

店鋪內部布局設計,簡單地說也即店鋪內部空間的合理利用和美化,它包括:店鋪內部麵積的分配、交通方式、設置與用具的擺放、商品的布局等。在商業建築費用越來越昂貴的今日,如何將既有的店鋪空間的效益充分發揮出來,是店鋪設計中的一項重要課題。一個店鋪隻有合理有效地分配店內的空間,才能既給顧客提供一個方便愉快的購物場所,又有利於店鋪自身經營活動的進行,從而發揮店鋪應有的各項效益。

(一)合理有效地進行店鋪內部布局

店鋪內部布局設計是有意識的規劃,其目的在於將銷售設備、商品和有關輔助設施合理而有效地安置在店鋪內。使整個店鋪看來美觀,又利於顧客的購物。其基本要求有:

(1)要盡可能多地提供有效空間,展示所銷售的商品。這一點,在便利店和各種超市中表現最為突出。但是一些專賣店除外,如有的服裝專賣店隻展示精心設計的幾具模特兒和少量的服飾,而將其他商品隱匿起來不讓顧客看見。

(2)店鋪的內部布局設計要方便顧客購物。例如:店內通行要通暢、有自由的選購空間等。這不僅要求店鋪要有足夠寬的通道,而且在貨位布局上也要講求一定的章法,注意各種商品陳列位置的安排。

(3)店鋪的內部陳列設計要有利於提高經營效率,留有足夠的售貨員活動空間,保證商品搬運通道的暢通,減少互相幹擾,使各項管理活動能夠合理有效地進行。

(二)店內布局設計程序

店鋪內部布局設計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場地麵積分配

在進行店內布局設計之前,首先便是確定店內各種要素的麵積分配,店內場地麵積分配主要是在顧客空間、商品空間和店員空間這三個方麵分配。商品空間主要是用來陳列、展示商品的地方。店鋪的商品空間通常都占總麵積的很大比例。店員空間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店員營業的空間。第二部分是店員工間休息、換衣服、吃飯的場所,一般來說,這個麵積與場地麵積比例很小。另外是顧客空間。顧客也需要活動場地,這些場地對店鋪起著很大的作用。顧客占用的麵積包括休息設備、化妝設備、運輸工具、停車場、行車通道等。

當然,根據店麵形態的不同,店內場地麵積分配有很大不同。但總的說來,主要有三種類型。

(1)接觸型店鋪。此種店麵主要是由商品空間和店員空間組成,店鋪空間毗鄰街道,顧客在街道上購物,店員在店內服務。其中又可再分為狹窄型店員空間和寬敞型店員空間。其區別就在於店員活動空間的大小。

(2)封閉型店鋪。這種店麵是指商品陳設於店鋪內部,店頭作為顧客空間的形式。和接觸型店麵一樣,它的店員空間也可分為狹窄型和寬敞型兩類。

封閉環遊型店鋪的特征是店麵不陳列商品,顧客進入店鋪後,猶如暢遊於商品世界之中,可以自由方便的參觀和選購。

這種店型的最大特色是向顧客發出“店員不對顧客推銷商品”的訊息。店員被限定在一定範圍內,他們一般不走入顧客空間,隻有顧客向其詢問或付賬時,才會為其服務。

無店員空間的封閉店鋪環遊型

這種類型的店鋪,經營的常是一些較高檔的商品。一般來說,不了解該店的顧客是不會輕易進入的,店員活動空間與顧客活動空間在一起。因為商品價格高,顧客選購時都較認真、仔細,常需要店員從旁說明,充當顧客的顧問。店員不能隻做收款工作,而應活動於顧客中間。銷售行為應追求輕鬆自然,店員位置切忌固定在店中央等待顧客招呼。

有店員空間的綜合型店鋪

這類店鋪在店麵和店內有許多店員。店麵、店內都陳列商品,店鋪陳列商品,可吸引顧客,給人普通的感覺;店內陳列商品,采取環遊式布局,顧客進店後可隨意地進行挑選。

這種類型的店鋪店員主要是從事收銀工作,一般不主動招呼。不過,在店內空無一人時,會給人以蕭條的感覺,客人很難上門。此時店員可以走到顧客的空間,忙碌一番,以引起人群的注意。

無店員空間的綜合型店鋪

這種類型店鋪經營一般不是最高檔的商品,但常需要店員對顧客進行商品講解、說明並提供谘詢。如普通的流行服飾店,它們大多采用大眾化價格,商品種類繁多,給人以大眾化的印象。

注意的是,無店員空間的綜合型店鋪,店員不可擠在入口處,給人守門的感覺;當顧客挑選商品時,不要站在旁邊審視,隻有當顧客有所詢問時才可出現在顧客麵前。

2.確定店內交通方式

確定店內交通方式的過程也就是確定貨架的擺放方法及顧客行走路經的過程。理論上,店家都希望顧客盡可能多的從商品旁邊經過,這就需要店家認真確定店內交通方式。從顧客的深層心理上看,顧客在店內基本上是按“8”字行進的,因此貨架的配置陳列要適合顧客的“8”字行,店內的交通方式一般有三種選擇:方格式、自由流動式、店中店式。

(1)方格式。方格式交通方式實際上是直線型的,它是按長方形的方式來陳列商品安排通道。多數雜貨店、折扣店、藥店等都采用這種方式,這種交通方式是讓顧客從入口進店,經過盡可能多的商品,再到收款台、出口。其優點主要有:

①有簡樸穩重、效率高的氣氛。

②顧客易熟悉這種布局,從而有利快速購物。

③場地利用效果好。

④使存貨工作和保安工作更加簡易。

⑤方便顧客自我服務,降低人工成本。

其缺點是:

①缺乏人情味。方格布局分隔顧客,造成冷漠感。

②限製顧客瀏覽。顧客行動路線被固定著沿著直線通行,不利顧客全麵的瀏覽。

(2)自由流動式。自由流動方式就是按照顧客自由行動的方式來陳列商品,安排通道,是一種曲線式的流動方式,其優點主要表現在:

①易形成友好的氣氛。

②鼓勵顧客瀏覽。

③增加衝動型購買。

④形式多樣,有很好的美感。

其缺點是:

①貨位布局不清晰。

②易浪費場地麵積。

③設計成本高。

④存貨管理和保安工作困難。

(3)店中店式。店中店方式實際上是自由流動式的一種變形。店中店陳列方式是一種比較現代化的陳列概述,著力推銷一種生活方式。它們常常把一種品牌或同一公司生產的產品歸類並安置於一個店中店裏,每一種都以特定類型的顧客為目標。這種“店中店”一般都具有獨特的標識係統(包括主題、模式、色彩及氣氛)。這種方式一般在較高級的百貨商店流行。但後來也被很多中小店鋪采用了,並且運用得很成功。

在進行店內交通方式設計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避免顧客與店員的流動路線交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顧客在購物時,店員在他們麵前搬運東西,左右穿梭,這樣會大煞風景,降低顧客的購買欲。所以,應特別注意,好不容易請顧客走進店來,卻看到在不太寬敞的通道上店主和店員橫據道中,那就會把顧客嚇跑。

②店內主要交通路線要圍繞店中主要商品。店內主要通道的決定,要圍繞店中主要商品來考慮,即以主要商品的吸引力抓住顧客視線的焦點,然後在其周圍適當配置相關商品,引導顧客深入店內選購。店鋪中,由於展示台、櫥櫃、壁麵有很好的宣傳效果,所以這些設備用具的擺放與主要通道就有很大關係,主要通道應沿著壁麵形式,並區分店前、店中、店後的空間分配,決定什麼地方擺展示台,什麼地方擺陳列櫃等。決定主要通道還應注意三點:一是要便於通行;二是要極力避免主通道上地板的色彩太雜、花樣太多,造成喧賓奪主之感;三是要盡量寬敞。

③要注意通道的寬度。通道是顧客購物的必經之地,所以,通道一定要便於顧客通行,這就涉及通道寬度問題。一般營業麵積在30平方米以下的店鋪,店鋪經營者會刻意利用展示空間,將店內的商品布置得琳琅滿目,結果常常造成店內通道寬度不足的情況。不管哪一種店鋪,其通道寬度至少都應在90厘米~120厘米左右,這是根據人體肩寬的基本尺寸45厘米乘上2個或3個人並列時的尺寸而決定的寬度。一般說來,90厘米以下的店鋪通道會讓人產生擁擠感,讓顧客不便購物。而店鋪的主要通道的寬度則應在150厘米以上,才不致使顧客感到擁擠。顧客流量越大的店鋪,通道設置則應更寬。

④出入口、主輔和磁石、商品促銷三原理決定通道。“出入口、主輔和磁石、商品促銷三原理”是指在設計店鋪通道時,同時兼顧了幾種影響顧客流動的因素,以便使顧客在店內合理流動,促進購買率的提高。是對店鋪內各種有關的因素的綜合考慮。

3.店鋪內部設備和用具的擺放

確定了店內大概的布局格式,就該涉及店內一些主要設備和用具的擺放了。店鋪是人與商品交流的場所;而介於者之間、促使二者相聯係的,可以說就是設備和用具了。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店鋪要順利開張,肯定就少不了必要的設備和用具了。

(1)店內設備和用具的分類。

店鋪的設備和用具,是指店鋪在銷售商品的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一些器具,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①陳列器具。陳列器具,主要用來展示和陳列商品。包括櫥窗櫃、櫥櫃、陳列台、展示台、吊架、掛鉤、箱子、服裝模特兒等。

②標示器具。標示器具,用以指示說明商品。包括店內指示招牌、廣告說明、標誌、照片、音響等。

③接待器具。接待器具,主要是用以接待顧客的。包括出納台、包裝台、包裝用具、試穿室、桌椅、貨車貨籃、收款機、計算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