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3章 掌握顧客心理(2 / 2)

抓住了顧客的心理也就抓住了顧客,抓住了顧客也就抓住了顧客的錢袋。顧客的消費心理通過通常表現為如下幾點:

1.愛美心理

顧客在選購商品時往往不是很注重商品的實用價值,而是注重商品的風格和人性;強調商品的藝術美,而不僅僅關注商品的價格、性能、質量、服務等價值。其動機的核心是講究商品的款式、顏色、造型等形體價值。

主要代表群體:城市年輕女性。這類顧客是最受商家歡迎的,是店長獲得高額利潤的忠實支持者。

2.崇名心理

有的顧客在選購商品時,特別重視商品的威望和象征意義。商品要名貴,牌子要響亮。以此來顯示自己地位的特殊,或在人前炫耀自己的能力非凡。其動機的核心是“顯名”和“炫耀”的同時對名牌有一種安全感和信賴感,覺得質量信得過,不容易上當受騙。

主要代表群體:城市青年男女。

3.實用心理

這類顧客在選購商品時不過分強調商品的美觀悅目,而以樸實耐用為主,經常會對商品進行價格和實用方麵比較,會花很多時間來衡量這其中的利與弊,然後才做出決定,而不會強調商品的外觀。其動機的核心就是“實用”和“實惠”。

主要代表群體:家庭主婦和低收入者。

4.求新心理

這類顧客在選購商品時尤其重視商品的款式和眼下的流行樣式,追逐新潮。對於商品是否經久耐用,價格是否合理不大考慮。這種動機的核心是“時髦”和“奇特”。

主要代表群體:追求時髦的青年男女。這類顧客是店長最看重的一群顧客。

5.求廉心理

這類顧客在選購商品時,特別計較商品的價格,喜歡物美價廉或削價處理的商品。隻要價格低廉,其他一切都不太在意。其動機的核心是“便宜”和“低檔”。

主要代表群體:農村顧客和低收入階層。

店長對這類顧客沒什麼辦法,隻能以價格低廉來吸引他們。

6.攀比心理

攀比,社會學家稱之為“比照集團行為”。有這種行為的人,喜歡照搬他希望躋身其中的那個社會集團的習慣和生活方式。這類顧客在選購商品時,不是由於急需或必要,而是僅憑感情的衝動,存在著偶然性的因素,總想比別人強,要超過別人,以求得心理上的滿足。其動機的核心是爭贏鬥勝。

主要代表群體:兒童和青少年。

7.崇外心理

一些家用電器生產廠,盡管絕大部分甚至全部采用了國產件,但仍沿用進口散件組裝的牌子在國內銷售。有的商場(商店)在商品或包裝上全用外文,或者隻用拚音字母而不用一個漢字,在國內銷售,進行不正當競爭,就是利用這種崇外心理。

主要代表群體:盲目崇拜外國貨的消費者。

8.好奇心理

所謂好奇心理,是對新奇事物和現象產生注意和愛好的心理傾向,或稱之為好奇心。古今中外的顧客,在好奇心理的驅使下,大多喜歡新的消費品,尋求商品新的質量、新的功能、新的花樣、新的款式、追求新的享受、新的樂趣和新的刺激。

主要代表群體:兒童和青少年。

9.從眾心理

女性在購買時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如許多人正在搶購某種商品,她們極可能加入搶購者的行列;平常總是留心觀察周圍人的著裝打扮;別人說好的,她很可能就下定決心購買;別人說不好的,她很可能就放棄。

主要代表群體:女性。

10.情感心理

一般來說,女性比男性具有更強的情感性。因此,女性的購買行為容易受直觀感覺和情感的影響。如清新的廣告、鮮豔的包裝、新穎的式樣、感人的氣氛等都能引起女性的好奇,激起她們強烈的購買欲望。

11.異化心理

異化心理多見於青年人,他們不願與世俗同流,總希望與別人的不一樣。由南往北漸進地將黑發染成黃發、紅發的消費行為就反映了這種想標新立異的心理。

主要代表群體: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