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案例

又一起殘案

2009年10月,湖南某市一所中學的學生在下晚自習回宿舍時,因為下大雨互相擁擠,有同學摔倒後,兩名學生在樓梯間並排拉手,攔住樓梯口,不讓上邊的同學下來。

瞬間的推擠,一下子七八個同學又摔倒,樓梯間擁擠成一團,導致8名學生遇難、26名學生受傷的嚴重踩踏事故。

發生這件事後,教育局長被免職,學校校長被刑事拘留。

專家解析

在安全問題上一方麵存在熟視無睹,甚至無動於衷的現象;另一方麵人們談“安”

色變,無所適從。有些事故可謂防不勝防。“繃著一根弦”是好事,警鍾長鳴可以將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限度。光靠校長、教師“看管”那是權宜之計,一味地“看管”,在時間和精力上都無法時時、事事、處處有安全保證。

法國災害學家愛爾維修說:“每個研究人類災害史的專家都確信,世界上的大部分災害都源自於人類的無知和麻木。”亡羊補牢,防微杜漸,做安全知識的擁有者,用安全技能武裝自己,這不僅是科學的提醒,更是生命的呼喚。

在危難中,熟練的自我保護技能是救命的法寶。我們不掌握安全技能,在災難麵前就可能束手無策,遭遇不幸。在火災中的死難者,絕大多數不是被火燒死的,而是沒有掌握逃生技能,被煙霧嗆死的。誰具備了安全知識,掌握了安全技能,誰就能在抵禦災害中處於主動地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緊繃安全這根“弦”。“毋傷己、毋損人、毋害物、毋壞事、毋違規”,其實就是要“尊己、尊人、尊物、尊事、尊規”。經常開展安全主題教育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習得安全知識,練出安全本領,提高安全意識,築起堅固的安全“堤壩”,就可以有效地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全社會都有責任來保護和照顧。國家興盛,學校興旺,當然是你我的責任,因為追求安全是我們的權利,維護安全是我們的責任。

教育誤區

1.置若罔聞。情感荒漠化,不重視安全教育,缺少同情、憐憫和關愛。“分數第一,其他都是次要”;“分”是學生的命根,“考”是老師的法寶。

2.敷衍了事。安全教育不切實際,紙上談兵,光講不練;大人疏忽,孩子愚鈍;避重就輕,應付檢查,隻講知識,缺乏技能,隻好“臨時抱佛腳”。

3.無動於衷。對安全問題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總是忽略身邊的細節,認為這些“小事”與己無關。

成長故事

奇跡是這樣發生的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四川漩口中學初一學生甘甜和同學們正在上地理課。

地震發生時,大家六神無主,甘甜同學大叫:“不要慌,躲到桌子底下!”等搖晃稍微平靜下來,她又一次發出指令:“大家趕緊離開!”在她的組織下,班上同學迅速從教室的兩道門離開。剛剛衝到操場,4層的教學樓便整體垮塌了。甘甜帶領43名同學成功逃生,創造了一個奇跡。

大難逼臨,13歲的小姑娘卻鎮定自如,果斷將平時掌握的防震常識進行了靈活自如的運用和發揮,在關鍵時刻挽救了同學們的生命。與其說這44位孩子是幸運的,不如說是他們運用掌握的安全知識保護了自己。

相關鏈接

明·薛己《醫案·總論》: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肉死針刺不痛。

不仁:沒有感覺。原指肢體麻木,沒有感覺。比喻漠不關心,反應遲鈍,無動於衷;而非滿腔熱忱,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