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案例
中國老版的教學模式
積重難返。學習為了考試,考試為了上大學,上大學為了好工作,好工作為了富裕的生活……不在乎過程,不在乎自我,用最簡單的物質來衡量成功與失敗。
老師:今天上課,我們講“灰姑娘”的故事。
大家都預習了嗎?學生:這還要預習?老得“掉渣”了。
老師:灰姑娘的作者是誰?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跡如何?學生:書上不都寫了嗎?不會自己看啊?
老師:這故事的重大意義是什麼?學生:得,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師:好,開始講課文。誰先給分個段,並說明這麼分段的理由。學生:……
老師:開始講課了,大家認真聽講。學生:已經開始好久了……
老師:這句話是明喻還是暗喻?作者為什麼這麼寫?學生n人開始睡覺……
老師:如果換成另一個詞,為什麼不如作者的好?學生又有n人開始睡覺……
老師:這段話如果和那段話位置換一換,行不行?為什麼?學生:我又不是你,我怎麼會注意到啊?(又有n人開始睡覺……)老師:怎麼這麼多人睡覺啊?你們要知道,不好好上課就不能考好成績,不能考好成績就不能上大學,不能上大學就不能……你們要明白這些做人的道理……
專家解析
誠然,中國的教育在無數次的改革和磨礪中有了許多的進步,可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太過功利了。我們的教育在孩子接觸社會的時候,就及早為他們準備了戒備和冷漠。中國的教育忘了為別人設身處地,忘了學會說實話,忘了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在這樣教育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在“規範”的教育中忘記了寬容,而寬容是多麼重要的品德啊,因為寬容將獲取心靈寬和與淡定。我們的教育將知識和受教育變成包袱掛在孩子的肩上,把成人生活中單調的追求變成孩子求知的動力,這動力能維持多久?
教育誤區
積重難返。學習為了考試,考試為了上大學,上大學為了好工作,好工作為了富裕的生活……不在乎過程,不在乎自我,用最簡單的物質來衡量成功與失敗。
成長故事
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台講“灰姑娘”的故事,對他表示了感謝,然後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裏麵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麼?學生:……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灰姑娘)沒有跳上馬車,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學生:會變成原來髒髒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另外,你們看,千萬不要突然邋裏邋遢地出現在別人麵前,不然朋友要嚇著了。
老師:好,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後媽,你會不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學生:是的,如果我是後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她當上王後。
老師:是的,後媽不是壞人,隻是不能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
老師:後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麼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
老師:如果沒有仙女的幫助,她能不能去參加舞會?如果狗、老鼠都不願意幫助她,她可能成功地跑回家嗎?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嚇到王子了。(大笑)老師:所以,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後媽不願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同王子遇到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參加舞會,就是她的後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能夠決定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後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後媽,你們要怎麼樣?學生:要愛自己!
老師:最後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學生:(過了好一會)午夜12點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變回原樣,可是,水晶鞋沒有變回去。
老師:你們太棒了!就是偉大的作家也有出錯的時候,所以,出錯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我擔保,如果你們將來要當作家,一定比這個作家更棒!你們相信嗎?孩子們歡呼雀躍……
相關鏈接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對膠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於求成,貪圖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