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驕傲自滿(1 / 1)

教訓案例

高分低能兒

湖北華容縣有個“神童”,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係。17歲考上中國科學院碩博連讀研究生。母親將家務活都包下了,上大學期間,仍形影不離陪伴。

“神童”在智力上是個“高能兒”,在與同學交往上卻是個“低能兒”。他從不和同學交往,看書看累了就一個人在教室裏跑跑。有一次,老師沒來上課,一個同學讓他給老師打電話,告訴他電話號碼是“119”,結果把火警招來了。

2000年,從未離開過母親半步的“神童”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執意不要母親陪讀,獨自去北京讀中科院碩博連讀。可是離開母親照料,他竟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連穿衣吃飯都需要提醒,冬天不知道給自己多加衣服,甚至赤腳。有一年冬天,他竟穿著單衣、穿著拖鞋去天安門逛了一圈。由於隻埋頭讀書,不與人交往,考試時間改變了他渾然不知;連碩士畢業論文提交的時間他都錯過了。

2003年8月,已讀了3年研究生的他,收到學校給他的“肄業通知書”。

專家解析

“人生的樂趣和輝煌正是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理想的追求比追求的理想更重要。分數高,不是一切都好;成績差,也不是一切都差。既不能因成績好而一葉障目,不問孩子的道德品質和生存能力;也不能因成績差而看不到孩子其他方麵的優點和長處。隻有全麵了解孩子,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培養孩子。

我們培養優秀學生要注意:一是引導樹立誌向,做到“誌存高遠”;二是幫助認識自己,做到“有自知之明”;三是培養一顆“童心”,做到豁達大度、淡泊名利;四要激勵超越自我,做到自強不息;五要訓練耐挫心理,做到能上能下、榮辱不驚;六要培養創造能力,做到與時俱進。

賞識教育對於信心不足且實力被低估的學生是有效的,但對於養尊處優、眼高手低、誌大才疏的學生,恰恰需要讓他清醒。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是一種自我道德修養的方法。

被親情和友情包圍的人是無比幸福的,但是“滿招損,謙受益”“缺少謙虛就是缺少知識”。要教育孩子學會反思,總結成績,也總結缺點和過失。總結的過程也是自省反思的過程,正確歸因才能進一步提高。自省不是諉過於人,也不是自怨自艾,是實事求是,冷靜客觀,有利於自立、自強。

教育誤區

1.目空一切。傲氣十足,處處高人一等,將自傲當作自信,盲目自滿,有點成績沾沾自喜,揚揚自得,固步自封,總認為“人皆不如我”,看不起其他人。

2.責人嚴,責己寬。惹了麻煩,做了錯事,傷害了他人,不主動承認錯誤,逃避責任;遇到挫折、困難時,將自身的過失歸咎於他人,缺乏自省的意識。

3.爭強好勝。看不到或不願意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妄自尊大,自鳴得意,處處要占上風,不能與別人平等相處,友好往來。

成長故事

空講100次不如真實體會一次

初中的時候,老師經常誇我“聰明”“有天賦”。我漸漸開始放鬆自己,早上不起來早讀了,晚上,裝模做樣地看一會書就睡覺了。沒過多久,我的成績出現了滑坡。媽媽很擔心,我還安慰她:“連老師都說我聰明,下次就趕上了。”

一個周末,爸爸帶我去公園劃船。別人都是順風劃,爸爸卻是逆著風,而且挑的是有槳沒篷的船。我不會遊泳,很害怕,問爸爸:“為什麼要逆風劃船?”

爸爸迎著風,費力地劃了幾下,然後一鬆手,船就往後退,很快回到起初的地點。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不也是這樣嗎?”

我恍然大悟,但有點不服氣,說:“可是我聰明啊,很快就會超過別人的。”聽了這話,爸爸連劃幾下,急忙追趕前麵的一條船。可是,雖然距離不太遠,船上的人看我們在追趕,也使勁劃起來,怎麼也追趕不上。爸爸說:“你聰明,可是你落後了;你使勁,別人也不閑著,聰明不可靠,勤奮最可靠,何況聰明的也不是你一個!”

我真實地感受了一把“逆水行舟”,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始終不敢懈怠。

相關鏈接宋·王明清《揮麓後錄》:(徐師川)既登宥密,頗驕傲自滿。

驕傲自大,自以為了不起,滿足於已有的成績,而非謙虛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