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案例
中國是世界上近視眼學生最多的國家
調查顯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兒童與不愛活動的兒童相比,體重增加2千克左右,身高高出2~4厘米。適當進行“三浴”(日光浴、空氣浴、冷水浴),可以增強體質。但是,在中國鼓勵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的家長不多。而患近視、脊柱彎曲、雞胸、關節炎、哮喘、心血管或代謝性疾病的孩子卻日益多了起來。
江蘇麵向13個市26所院校10140名大學生進行的身體素質測試顯示:
大學一年級新生除了柔韌性素質略好外,速度、耐力、力量等其他身體素質都不盡如人意。身體素質測試中,男生平均66分,女生平均47分(滿分100分)。省人大代表認為,這是多年來應試教育和高考指揮棒令學生體質每況愈下的反映。江蘇省人大通過了《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於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專家解析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所學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人能夠剩下的首先是健康。青少年時期的體育鍛煉,能促使身體形態、機能和運動素質的迅速發育及提高。不少學校和家長單純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定優劣,分數擋住了視線,束縛了孩子的身心的健康發展,應當幡然醒悟。
學校教育在複雜的社會背景下,越來越趨向功利。應試教育將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的唯一標尺,甚至將升學率、考分作為獎懲教師的唯一標準,將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而健康教育、生存教育、責任教育被嚴重弱化甚至被取消。我們國家和個人要自強,自強必須強身健體,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健康是生命活力,是學習能力,是工作能力,是勞動能力,國民健康體質就是綜合國力。
智利詩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加伯列說過:“我們需要的許多東西都可以等待,可是孩子卻不能等待。就在此時此刻,他的骨骼在形成,他的血液在生長,他的感官在發育。對孩子們來說,我們的回答不能是“明天”,而隻能是“今天”!
教育誤區
1.忽視健康。隻看學習成績,不看身體素質;隨意擠占體育課,在畢業年級隨便取消體育課;為了提高中考體育成績,盲目加大學生運動量。
2.過度保護。生怕孩子失敗,摔倒,吃虧。殊不知在過度保護中,孩子的能力一天天削弱,惰性一天天增強,體質一天天衰退。
成長故事
殘鷹也能翱翔
初一,我們班來了一位先天骨骼變形、身材矮小、不能長時間站立的同學。
從軍訓開始,我鼓勵她積極參加,在驕陽下和同學一起練軍姿,一天下來,軍服粗糙的布磨破了她的膝蓋,沒叫一聲苦,孩子自尊心挺強的。同學們都搶著照顧她。
畢竟她的身體條件有限製,當別的同學參加軍訓彙報表演的時候,她隻能作為旁觀者,很多別的班級的孩子用異樣的眼光看她,她流露出難過的表情。
我找來殘疾校友薑濤的事跡,鼓勵她好好學習。期中考試,她考的也不錯,同學們推薦她在大會上發言,增強了她的自信心。住校期間,我鼓勵她堅持參加宿舍的值日,如果力所不及,安排同學幫助她;能夠自己做的事決不求人。對班級同學也挺有教育意義的,很多事情隻要她能夠做到的,其他同學應該做的更好。
我鼓勵她參加學校運動會,她考慮再三,選擇了扔實心球,在第一輪預賽就被淘汰,是預想的結果,但是我和她都很開心。她說這是她第一次參加運動會,我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事情,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在以後的班幹競選中,她被同學選為生活委員,在工作中她盡心盡責,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現在的她更自信、開朗、積極向上,也更加健康,因為她堅信殘鷹也能翱翔!
相關鏈接漢·劉向《新序》: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隻唱高調、不務實際,名不副實、表裏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