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案例
口無遮攔的雙親
家裏來客人時,常常拿各自的孩子做比較。一次,一位客人對大兒子說:“你不如你的弟弟長得漂亮!”哥哥挺難堪,沒有說什麼,這時,爸爸雖然看出來他不高興,還是附和地說:“是的,他是從孤兒院抱來的,你看,跟弟弟長得一點兒都不像!”爸爸說完話,大兒子一溜煙跑出了家門……
是的,他天生比較遲鈍、倔強,而弟弟卻與他全然不同,大臉大眼,一副聰明相。
兩人在一個學校讀書,哥哥原比弟弟高兩年級,後因功課一直學不好,三年內降了兩級與弟弟同班。由於他讀書讀不進去,又長得醜,所以母親看見他就難免產生厭煩的感覺,情不自禁地嘮叨起來:“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一個又蠢又醜的笨蛋!我不知前世做了什麼孽!”孩子雖然愚鈍,但這些話還是聽得懂的。於是對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加上得不到父母的疼愛,就服安眠藥自殺了。
孩子死後,父母親十分傷心,但悔之晚矣!
專家解析
爸爸媽媽有意無意說的話,會傷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我們要培養孩子的陽光性格,首先家長自己不要有虛榮心,不給孩子過高要求,不強加願望給孩子,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要保護孩子的童年。寬容是成功者最難得的品質,開放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胸懷,家長自己先要放得開,放得下,相信孩子,關愛和尊重孩子,使孩子熱愛生活,才能茁壯成長。
要培養孩子的陽光性格,就是博愛開放、天真浪漫、樂觀單純、熱情開朗。
就是不能改變環境就適應環境,不能改變別人就改變自己,不能改變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不能向上比較就向下比較。這樣,總顯得歡快、達觀、朝氣蓬勃;就是痛苦和心煩意亂的時候,也能坦然處置,不會為此悲悲戚戚。
要教育孩子發現美好。學會接受自己,接受別人,接受現實。要珍愛生命,相信通過努力,未來一定會更美好。要學會寬容,學會諒解。不原諒等於給了別人持續傷害自己的機會。要把握當下,學會利用現有資源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消極等待,因為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是通向未來的進步階梯。
教育誤區
1.斤斤計較。處世態度消極,得失心強,性格不開朗,心情壓抑。
2.惡性比較。家長期望值過高,總是拿更優秀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比。
3.求全責備。不要求過高、過嚴,缺少鼓勵、支持和幫助,孩子缺乏自信。
4.揪住不放。對孩子另眼相看,認為“這不行,那也不行”甚至歧視嫌棄。
成長故事
我的兩個兒子
我大兒子13歲,叫大斌,小兒子9歲,叫小斌。他倆經常吵嘴、打架。
一般是大斌去惹他弟弟,害得小斌哭。我因此總是偏向小斌,斥責大斌。結果使得小斌以為有了靠山。大斌不服氣,跟弟弟造成敵對。後來我改變了處理方式。
對小斌,我跟他說:“小斌,你長大了,不能老是受你哥哥的欺侮,你也可以還擊,拿出你的力量來防衛自己不受攻擊。”
對大斌,我跟他說:“大斌,你是哥哥,要善待弟弟,雖然他有時候很煩,使你苦惱,我了解你的心情,但不要動手打他,對他要溫和點。”
我說過之後,大斌有所好轉。有一次,大斌把小斌打哭了,我沒去管,大斌認識到自己錯了,對小斌說“對不起”,接著做鬼臉逗小斌笑,又讓小斌打他,還故意裝輸,並稱讚小斌:“真不錯,勁還不小。”小斌也有所改變,一次被大斌推翻在地,小斌順手拾起個瓶子就要擲向大斌,這下我可不能不管了。我抓住小斌說:“這可不行,會打破頭的。”我又對大斌說:“還不快跑,小斌可真發火了。”然後使個眼色叫大斌走,小斌氣也消了,還有點得意之色。我聽到大斌對小斌說:“你越來越厲害了,我像你這麼大時,可沒你這麼壯,你要感謝有我這樣的哥哥,來,我再教你幾招……”
現在,他們兄弟倆非常融洽,我很高興。
相關鏈接明·袁宏道《廣莊·養生主》:皆吾生即皆吾養,不宜厚此薄彼。
厚:優待,重視;薄:怠慢,輕視。重視或優待一方,輕視或冷淡另一方,另眼相看,而非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