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捕風捉影(1 / 1)

教訓案例

凡事想當然

彤彤今天又回來晚了,一進家,爸爸就批評開了:“你就是不聽話!放了學,就知道玩,就知道踢球,靠玩能考上重點嗎?”一通批評,都沒容孩子說上話。

過了幾天,老師來家訪,告訴說,彤彤每天放了學都去給一位生病的同學補功課,生病同學的家長還送來了表揚信呢!

這時,爸爸恍然大悟,原來批評錯了。

彤彤上了中學以後,家長更關心他的學習了。一次彤彤拿回了一張試卷,媽媽一看,才得了75分,於是勃然大怒,就批評起來了:“你不要強啦!是不是有什麼事瞞著我們,有什麼事分心了,為什麼學習成績下降了?你上小學都是98分以上,怎麼上了中學就退步這麼厲害!”

後來,彤彤的家長才搞清楚,75分還是全年級第一名呢!這次,老師出題難度很大,就是要看看學生靈活掌握知識的能力。

專家解析

亂批評不僅冤枉了孩子,也影響家長自己的形象。因此,批評前一定要做好調查,要使自己的批評有根有據。不正確的批評是急風暴雨式的批評,這種批評是來得快,去得急,讓孩子沒有自我反思的時間,沒有辯解表白的機會,家長也丟失了緩解和回旋的餘地。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並充分肯定,不斷強化,逐步提升,讓孩子在“我能行”的心態中覺醒和進步。抱怨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弱點和短處並小題大做,無限上綱,使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的埋怨中沉淪。學會賞識就是呼喚愛的回歸,賞識教育的奧秘在於喚醒“好孩子”,挽救“壞孩子”。

我們培養的孩子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既能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又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紮實的作風;有較全麵的知識,善於接受新事物、適應新形勢的應變能力;有在順境中不驕不躁、謙虛謹慎,在逆境中耐得住寂寞,不悲觀氣餒;淡漠名利,埋頭苦幹,無私奉獻,不安於現狀,不得過且過,不甘於平庸,不墨守陳規,不因循守舊,知難而進。

教育誤區

1.道聽途說。“聽到風,就是雨”,尤其在孩子交朋友的問題上家長往往高度敏感,處處關照,過度關心,生怕孩子有什麼“閃失”。

2.求全責備。讓孩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是用心發現孩子長處,而是責備孩子“不如人”“掉價”。孩子失去自信心,往往自暴自棄。

成長故事

大人也有說錯話的時候

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期末考試,我得了有生以來第一個“雙百”。可氣的是,老師居然說我有作弊的嫌疑。當時,老師找了我父母,並拿出我平時成績和期末的卷子給他們看,告訴他們“也許這孩子的品質有問題”。

父母回來後,沒有絲毫對我的不信任,而是誇獎我的表現出色,並且對老師的無端懷疑表示氣憤,他們說:“我們了解了,考場周圍的同學都考得不如你。所以我們跟老師說了,你不可能抄襲別人的,不可能作弊。”

我特別感動,如果父母不理智分析,“聽到風,就是雨”,認可了老師對我的猜疑,那麼輕易地錯怪我,我幼小的心靈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學習一定會一落千丈。

正是父母的信任保護了我,激勵了我,讓我感到溫暖和自信,我才慢慢變得成熟,越來越有信心。

沒有父母的鼓勵和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

相關鏈接東漢·班固《漢書·郊祀誌下》: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係風捕景,終不可得。《朱子全書·學一》: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風捉影,有甚長進!

如同風之不可捕,影之不可捉一樣,說話做事沒有事實根據,鏡花水月,無中生有,空穴來風;而非鐵證如山、證據確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