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評點(四十八則)(2 / 3)

劉照如的《自行車傳奇》評點

“父親”是一個充滿智慧和幽默的人。父親的機智和幽默表現在:他的一句有關解決自行車滑輪的“絕招”,竟能牽著村子裏幾個光棍的鼻子去為之一一“求證”。父親的所謂絕招,或許是一個意外的巧合,確有其事;或許本身就是一句玩笑的話語,聽的人大可不必去較真。父親和光棍漢們因其所馱對象不同,因此用同樣的法子解決同樣的問題時,卻出現迥然不同的結局。盡管不無誇張,卻給人可信的成分。“父親笑了很長時間,又對他們說:‘我沒有騙你們,不信就等著瞧,等你們的兒子發燒的時候,你們帶著他去醫院,要是你的車子滑輪,你再試一次,看看我說的那個辦法是真是假。’”“父親又說:‘現在你們都沒有兒子,你們不懂。’”

父愛無價、父愛感天啊!

林西的《那雙皮鞋》評點

故事發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作者將人物置身在特定的環境中,寫了人情,人性,人的高尚與卑微。

因為有了區長這棵大樹的庇護,區長的兒子平時飛揚跋扈,為所欲為。但在災難麵前,區長一家也難逃厄運的懲罰。因而,貌似強大的區長也就顯得極其渺小和猥瑣。區長的家人被埋在地底下,強子本不想救他們的,但人性中美好的東西占了上風,驅使強子不計前嫌——“區長一家最終還是被扒了出來”。在這篇作品中,區長的著墨並不是很多,但人物形象極為鮮明。區長為他兒子討要那雙皮鞋的細節十分生動傳神,畫活了一個慳吝、失去起碼人情的人物嘴臉。

皮子的《錯愛》評點

老鼠愛上了貓。咋一聽有些類似於寓言故事。作者大膽虛構,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這則故事寫得合情合理,饒有趣味。

按說,阿齊和白雪之間是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的。在阿齊成長的日子裏,“他的叔嬸、兄妹陸續離開了他。他清楚地記得白雪用嘴咬著他的叔嬸向主人邀功的樣子……他恨透了她,尤其是他最後一個親人——母親因出去喝水被她俘虜時,他恨不得撕碎了她,用她的肉磨牙”。但就是在這對宿敵之間,後來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老鼠愛上了貓,或曰貓愛上了老鼠。這並非空穴來風,空穀足音。其實促使這對宿敵惺惺惜惺惺的愛情基礎正是人類自己——“因為那隻逮完了老鼠的貓終於被主人趕了出來”。人類功利性的醜惡嘴臉最終被暴露了出來。

作者若能夠在題旨的開掘和選材上再下一番功夫,相信會有更大的提高。

秦德龍的《因為他會發短信》評點

小人物永遠就是小人物。小人物可以博得領導一笑,但絕不能調控領導的笑容。這裏必須掌握一個度。文中的小胡是一個精明的人,但他又是不幸的。他的不幸在於,他似乎永遠隻是個配角,是令人發笑的佐料。

閔凡利的《馬縣長送禮》評點

寫當代官場生活,諷刺小說不在少數。作者一改官場小說舊有的模式,寫馬縣長送禮,似貶實褒。馬縣長送禮,送的是為全縣人民發家致富的禮,送的是勤政為民的作風和德行。

何金良的《為了緊緊握住你的手》評點

德子是一個可親、可愛、又令人可敬的人,他樸實,憨厚,勤勞,善良,樂於助人,知恩圖報,在他身上傳承著中國勞動人民的優良本色和美德。天道酬勤。德子的付出最終得到了豐厚的彙報。

劉殿學的《報酬》評點

我很喜歡文中的這位教授。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不是拿幾毛錢打發年輕的乞丐,而是給了他尊嚴和人格。千金散盡不複來。給人尊嚴和人格比什麼都重要。尊重他人實際上就是善待自己。

教授講述的那個故事也很有震撼力。不計報酬的人,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報酬。讓農夫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其意義,遠比給他一筆豐厚的物質財富重大得多。

趙文輝的《水縣乞客》評點

趙文輝的小小說頗具鄉土氣息。這縷氣息不是濃得撥不開,而是淡淡的,並且還閃動著機智、幽默的光芒。《水縣乞客》寫的是一個沉重的主題,但閱讀起來比較輕鬆,在輕鬆中還獲得一絲喜劇的成分。趙麥根一家人雖很窮,但他們卻是樂觀的,對未來充滿了幸福的憧憬,是最富有精神“內核”的人。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獲取一種積極向上、豁達開朗的人生態度。

金波的《我要嫁給你》評點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機會都會稍縱即逝,要想成功,必須毫不猶豫,就連愛情也不例外。玉華的幾次戀愛受挫,終於使她明白了這個道理。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但卻顯得溫馨,真摯,自然,無論是他或她,都毫無矯揉造作的成分。

紀富強的《拔刀》評點

精彩!武俠小說寫得這般夠味,怎一個妙字了得!作者有豐厚的語言功底和謀篇布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思想性極強。讀小小說,主要是看作品涵蓋的思想鋒芒。這一篇佳作,可謂字字珠璣,句句閃光了。題目也好,“拔刀”,蓄勢在胸,抽刀斷水水更流,讓人回味無窮。師傅的功法、武道都是上乘的,然而,與紀通天比武的時候,卻因為慢半拍而痛失右臂。學徒5年的“他”,出師下山,應諾為師傅找回了斷臂,結果,卻在瞬間“胸前赫然多了一柄斜插的鋼刀!”“他”是誰?師傅一語道破女兒身,原來“他”是死敵紀通天的女兒紀月嵐。18年恩怨,一日了結,師傅也躍入萬米深淵。故事至此結束,而留給讀者的回味卻發聾振聵:“隻要有心,有愛、恨、情、仇,拔刀就永遠不是最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無論誰想爭霸稱雄,到頭來,都要成為一粒塵埃的。

劉立勤的《街亭保衛戰》評點

這年頭,“戲說”在影視劇中鬧得紅紅火火,熱熱烈烈。“戲說”並不好整。它不是奉行“拿來主義”,而是在已有的曆史基礎上,需要重新灌輸作家自己的“血液”。劉立勤把“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個曆史事件,又進行了一番演繹“戲說”,用今人的眼光來審視曆史,再用曆史來燭照今天,讀來別有一番滋味。

公孫欠諛的《拜把兄弟》評點

在人生中,有諸多選擇,都是身不由己、無可奈何的。不同的選擇,鑄就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也鑄就了不同的人生結局。情同手足的喬一和劉四,在東洋倭寇席卷而來的那場血雨腥風中,一個成了名垂千古的抗日英雄,另一個卻成了曆史上隻記載兩個字的“漢奸”。曆史有時是很殘酷的,一旦關閉上嘴巴,有誰能給劉四正名的機會?曆史長河可以淘去一切,唯獨淘不去的人情、人性中閃光的東西。

薑澤華的《連環劫殺》評點

“文革”中,公安處長老穆落難街頭,無意間聽說“開明人士”王敬之藏著二十根金條。故事由此推進,環環相扣,閻王爺先後取走了四條人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埋藏多年的連環案,再次驗證了這個話題。故事是生動的,情節是跌宕的。然而,這僅僅是一篇好故事。好故事未必就是好的小小說。好的小小說,講的是故事之外的故事,追求的是形而上。誠然,作者在這篇作品中,在講故事的同時,是力圖讓讀者明了是非曲直的。雖然,可讀性多了一點兒,但文學性卻顯得弱了一些。

聞春國翻譯的《你在背後說什麼》評點

在生活中,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背後說過有關他人的話題。惡意也好,善意也罷,我們到底都沒有能夠管住自己的嘴巴。問題的關鍵是,“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問心有愧的小秘密;幾乎每個人都曾背著別人說過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網絡上一個小小的病毒,就足以毀滅掉千千萬萬人之間的友誼,扼殺掉對他人的信任。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時是多麼的脆弱與不堪一擊啊!

耿耕的《生日》評點

耿耕很會營造氛圍。小小說《生日》自始至終都籠罩在一片亦真亦幻、似夢似醒的意境中。主人公在生日晚會上的那份神思恍惚和莫名其妙的舉動,幾分荒誕,又幾分真實可信。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的精神生活日益麵臨著擠壓和斷層。為了工作,為了生活,人們不得不像一台機器,永不停歇地運轉、奔波、掙紮,重壓之下,“我很忙”、“我很累”幾個字已成為時代的一個音符。作者在不足2000字的篇幅裏,采用誇張、荒誕的藝術手法,表現了當代生存意識,是一篇不錯的小小說。

阿成的《下棋的男人》、《吊床》評點

阿成的小說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不是高得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它讓讀著的人都有一種躍躍欲試感,然而卻又很難達到一種高度。這種高度在漫不經意的敘述中,讓你深層次地感受到一種對生命、生活的禪悟和人生體驗。

下棋的男人,是常常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另一種男人。這些男人青年時都富有浪漫的情懷,有理想,有追求,但他們又都是很不容易得誌的人,於是下棋便成為他們淡泊名利的一種生活方式。其實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又有誰能夠讓自己的理想和現實等距離地向前平行發展呢?生活在這個世間,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有自己生活下去的理由和支撐點。這是一種活法,也是一種境界。

《吊床》具有滄桑感和曆史感。作家用一種特有的情懷,寫了老人的孤獨和生存狀態。老人年輕時曾經是位優秀的獵手,但這一切畢竟都已成為過去,“他的漁獵家園已經失去”,“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荒漠和荒漠中的縣城”。這篇作品很厚重,寫了歲月深處的老人,寫了對人類家園的追憶和守望。

蔣濤的《飛不過滄海的蝴蝶》評點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依然把我當成你手心的寶……”這首歌唱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時間最是無情物。愛情是永恒的,但愛情最容易在時間麵前被碰撞得支離破碎,遍體鱗傷。愛一個人能找到千般理由,不愛一個人同樣亦能找到諸多借口。文中的韻文應該算是一個被時間劃傷的人,她的幾次愛情經曆,使她還未羽化就已成了一隻受傷的蝴蝶,似乎永遠也飛不過那曾經的滄海。作者用細膩的文筆,寫了女孩的心理狀態和情感狀態。作者如歌如詩般的敘述語言和結構形式,值得肯定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