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的《痛愛》評點
讓人物沿著故事的脈絡,在情感的發展走向上時時處於一種矛盾失衡狀態,是小說家必須明白的問題。本文的作者很會設置矛盾,前是青梅竹馬的小靜,後是溫柔賢淑的悠悠,“我”陷入情感的漩渦中苦苦掙紮……作者用纏綿悱惻的敘述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此篇是處女作,自然不能用藝術的標尺來打量這篇小小說。希望作者今後在選材、構思和題旨的開掘上再下一番功夫。
鄧石嶺的《雨·咖啡·愛情》評點
真的令人無法想象,“每一節都是苦澀的”三年婚姻生活,他們是怎麼熬過來的?三年後,他們終於得到了解脫,“竟不約而同地長長噓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始終都沒有忘記各自的“夢中情人”。當初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雨,使他們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一起,但是共同經曆鮮血洗禮的他們,並沒有用心珍惜對方,而是彼此充滿著怨懟和失意。其實,愛就在身邊,可我們卻把癡癡的目光投向迷茫的遠方,這何嚐不是一種酸澀的悲哀!生活就像百慕大三角區,“險象環生”,充滿著魔力的怪圈,它使我們鑽進去的人,為數還少嗎?
丁肅清的《井》、《兩人足球賽》評點
肅清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似乎都很忙,一直耽於聯係。前天肅清在車站附近發現了近期《小小說讀者》後,毫不猶豫地買下了一本,並主動打來電話,對本刊的讚美之詞溢於言表。肅清是位爽快人,很哥們兒。他的文章也和他本人一樣,從從容容中透露出一種率真。
《井》寫的是對熱愛生活、熱愛丈夫的虹嫂的欺騙。虹嫂對生活的要求並不高。丈夫出差買回的一枚戒指,最終戕害了妻子對丈夫的一份樸素的情感,那口井便也成為斷送虹嫂美麗生命的一口陷阱。作者用大量篇幅來描繪虹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陶醉感,為人物後來的悲劇性命運作了足足的渲染鋪墊。
《兩人足球賽》表現的是當代生活中一種新型的家庭人際關係。良好的教育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父親教育兒子也好,兒子反過來影響了父親也罷,這是相輔相成發的,也是社會文明進程中的和諧之音,你很難說清到底是誰在教育誰、又是誰在影響誰。我很喜歡作者為文中設計的兩場賽事。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我從孩子們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希望,這是民族的希望。
紀勖的《孔雀毛》評點
紀勖的小小說日臻成熟,敘述手法越發老道。這份老道不是四平八穩,老氣橫秋,而是生動、詼諧的敘述語言裏閃現著靈慧的光芒。《孔雀毛》通篇並沒有著墨“愛情”二字,但卻在寫著一場含蓄而又熱烈的愛情。小說的結尾非常精妙,她嫁給他,給他開了一個讓他必須留長發的條件,而他給她開的條件卻是頭插50支孔雀毛。小說在愉悅輕鬆的氣氛中透出一抹感人的溫馨。
孫玉亮的《老黑》評點
這篇小小說,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大起大落的悲歡離合,作者用平鋪直敘的敘事語言,為我們著力塑造了在生意場上不顯山不露水的老黑的形象。老黑是一個成功的生意人,他的成功是靠他踏踏實實、一分一厘賺過來的;老黑又是一個平和、沉穩的人,雖身價千萬,卻不露聲色。老黑的那份平和與沉穩,令現如今的那些所謂的“款爺”,不禁臉紅心跳,無比汗顏。多一份平和,少一份張揚,也是一種做人的準則和境界。孫玉亮主要以寫中短篇小說為主,這篇小小說,本是第一次涉足,但卻顯示了一定的藝術功力。希望不斷讀到玉亮兄更多更好的小小說佳作。
謝誌強的《鑽石戒指》評點
這篇小小說的構思形式比較新穎別致,作者為“我”和娟的愛情設計了兩種結局。無論文中的男女主人公最後屬於哪一種結局,但他們的愛情就像那枚昂貴的鑽石戒指,最終會“黯然失色”,甚至在一不小心時,它就會“輕易地脫離我的手掌,一下紮入海水”中。歌頌愛情一直成為人類永恒的主題之一。麵對這個“永恒的主題”,我們常常表現得有些無能為力,不得不自欺欺人而陷入某種尷尬的境地。
本刊自開辦“新小小說”這個欄目以來,在倡導小小說文體的實驗和創新方麵,率先打出了一麵旗幟,在讀者中產生了一定的反響。謝誌強的這篇《鑽石戒指》,為一篇小小說的結尾提供了幾種可能,使得小小說的結尾模式由單一到多元,在形式的創新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
邊草的《水中的魚》評點
這篇小小說寫了一份別樣的師生情,滿紙流淌著纏綿悱惻、哀婉感人的濃濃情意。“我”12歲那年愛上施洋老師,完全是出於學生對老師的一片感激之情,是老師對學生的拳拳關愛,點燃了“我”心中的愛情聖火。愛一個人,到底應該為他(她)做些什麼?在施洋老師被病魔擊中時,“我”選擇了“出賣自己的青春和愛情”來換取他的痛苦。我們在感動於這份哀婉聖潔的愛情時,心裏卻注滿了沉重與酸澀,嗚嗚咽咽,蕩氣回腸,油然為他們灑下一掬熱淚。
譚其森的《最後一隻母狼》評點
作為狼醫的“阿爸”,“為保護狼群的繁衍”,竟然死在了被拯救對象的利齒下。盡管他為“最後一隻母狼”做了許多許多,盡管它後來“逐漸收斂了它眼睛裏的光芒”,但是由於人類對同在一個地球上相依為命的動物的瘋狂殺戮,使得獸性難以泯滅的最後一隻母狼,仍然沒有放過複仇的機會。慘痛的結局再次告訴我們:關愛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人與動物共享一個家園。
李元歲的《夜遊》評點
作者用親切平和的敘述語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平淡而感人的故事。一個莊戶人老爹,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麵前。他在那個秋夜裏的“夜遊症”,是怎樣見證了他對土地的那份眷戀和熱愛?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農村還有多少如“我老爹”那般的莊戶人?然而在短短的20餘載的今天,又有多少土生土長的莊戶人遺棄荒蕪了的大片土地,春潮一樣湧向城裏?李元歲的這篇小小說,是對土地的深深懷念和眷戀,是對土地的換歌與呼喚。
唐訓華的《殘局》評點
作者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借用一局殘棋,把君臣間那種微妙的關係刻畫得入木三分。同時,一個“生性忠厚迂訥”的侍臣那仁福的形象躍然紙上。他不像“白臉”、“黑臉”大臣,他不識“時務”,哪怕對弈的對手是高高在上的皇上,他也要“步步緊逼”,把他殺得“節節敗退”。那仁福今生注定是贏不了這局棋的,雖然在他死後,康熙終於說了那句“朕認輸了”的話,但是,那畢竟隻是一具僵屍呀!與其說那仁福贏不了這局棋,毋寧說他戰勝不了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威,壁壘森嚴的封建專製。這是一局永遠沒有結局的殘棋,那仁福不過就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而已。
孟憲明的《孟家進鬼》評點
孟憲明先生如今已寫了多篇有關孟子的短信體小小說,字字珠璣,篇篇精彩,文短意長。這篇《孟家進鬼》共分3個章節來寫鬧鬼的故事。3個章節,3個不同的故事,異曲同工,相得益彰。
第一節寫的是哄鬼。俗話說,“哄死人不償命”。連鬼都要哄,況人乎?現實生活中喜歡自欺欺人的不乏其數。
孟子所信奉的“經者,正道也”在眾鬼麵前受到了嘲弄,諷刺性極強。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惡鬼怕惡人自然亦是情理中的事情。屠夫殺豬的場麵很令人過癮,一個看似複雜棘手的問題就這樣在“豬聲厲厲”中迎刃而解了。立意頗值玩味。
孟憲明先生的這篇《孟家進鬼》涵蓋著很高的思想光芒,具有非常強烈的現實意義。
丁勇的《雙佩》、《船老大木墩》評點
這期的“處女地”推出了丁勇的兩篇小小說。丁勇雖為新手,但比較會講故事,這兩篇小小說顯現出幾分老成。
《雙佩》重在構思。兩塊玉佩,一塊留在爹手裏,另一塊作為保平安的吉祥物送給了兒子丁駝。但正是這傳家的玉佩,最終讓軍營的老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一篇短文,千把字,一波三折,盡藏玄機,一代名醫的老爹雖沒有讓丁駝的背直起來,但卻成就了他嫉惡如仇的氣節。
《船老大木墩》重在寫人。文學是人學。這是一條經過古今中外文學大師實踐過的真理。作者把主人公置身於特定的環境下,為我們著力塑造了木墩這個人物。木墩率真、粗糙甚至有些粗俗,但我們從他的靈魂深處讀到了一種叫高貴的東西。他許的“棺材咒”雖然不無迷信的成分,但這個成分裏卻深深滲透著一種精神。這篇小小說的悲壯色彩非常強烈,以女人的高興來結束全文,戛然而止,喜慶的場麵,沉甸甸的結尾。
尚美姣的《一個都不舍得》評點
一個平淡、略含辛酸而又不失溫馨的故事,用質樸的語言表現出來,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躍然紙上,這樣的故事就發生在你我的身邊,而文中的慧芬,就是我們最親親的母親。在生活沉重的十字架下,她有過徘徊、退縮,但最終選擇了承受。而正是因為她們默默地支撐,才有了兒女們展翅飛翔的天空。
許為民的《秀發可餐》評點
從許為民的這篇作品裏,我們不僅感受到了人間真情,更看到了美好人性的閃光。在我們為主人公男孩懸著的心終於落地的同時,更感謝那個有著一頭秀發的女人。麵對“糾纏不清”的男孩,她采取了一種近似“自戕”但卻溫馨的方式。她所拯救的,不單是男孩或一個家庭,更為重要的是,她以美好的溫情洗滌了人類被生活的雜質日漸汙染了的靈魂。
王瑩的《不說話的黃玫瑰》評點
在作者略含傷感的筆調下,我們看到了一份黃玫瑰般的淒美初戀。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女不鍾情?麵對眾多追求者的紋,在接受玫瑰的同時卻也接受了傷害。原來盛開在紋心中的玫瑰,卻是來自一場誤會,綴滿了謊言。好在謊言並無惡意,因而有一股淒美的愛意在讀者心頭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