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與倫比的母愛(1 / 1)

無與倫比的母愛

——讀吳萬夫小小說《墜落過程》有感

李婧婭

母愛的力量有多大,我們無法估量,但我們卻能看到母愛的速度,它超越生命的權限,不是為了奪得世界冠軍,僅僅是為了“親骨肉”。

一位母親從菜市場賣完菜,走到距離自家那邊的馬路,突然看見三歲的兒子爬倒沒有欄杆的陽台上。她看見兒子的同時,兒子也發現了她。她下意識地擺擺手,示意兒子爬下陽台。可兒子卻誤解了她的意思,作了一個擁抱的姿勢向她撲來。在這燃眉之急,母親奮不顧身,越過所有障礙,爭分奪秒地向兒子墜落的地方衝去。旁觀者,都知道場麵慘不忍睹,低下了頭。出乎意料的是,母親居然奇跡般接住了兒子。後來,市電視台三番四次,苦口婆心求這位母親拍攝一部片子。他們做了模型,不管那位母親怎麼衝,都達不到預期效果。

母愛從古至今一直都被人們以各種形式讚美。不管是詩歌、名言、諺語、歌曲,每一個字都把母親對我們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像印度普列姆昌德的一句名言:“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愛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的確,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無論走到天涯海角,母愛總是伴隨你左右。而且母親對你的愛甚至能讓她犧牲一切。就像故事中的母親,眼看兒子危在旦夕,他奮不顧身,忽視了生命危險,爆發出超越本能的力量,奇跡般地接住了兒子,這就是無與倫比的母愛的力量。就算後來用模型再重演一次當時的緊急情況,那位母親麵對的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那種愛的潛能是發揮不出來的。母愛的力量有多大,我們無法估量,但我們卻能看到母愛的速度,它超越生命的權限,不是為了奪得世界冠軍,僅僅是為了“親骨肉”。

納索夫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母愛不僅僅是指母親對孩子的愛,也應包含孩子對母親的愛。”作為中學生的我,從小到現在,有許多同學都跟我一樣受到老師的教育:長大要報答父母。但是我依然為我們這些做孩子的感到“報答父母”的是一點都不強。哪怕是一點點體諒父母的心都沒有!孝順父母、熱愛祖國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當今社會這種美德似乎並沒有發揚光大,而是被那些無良知的人踐踏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勞累了一天疲倦不堪的母親還要回來“伺候”那些“掌上明珠”,難道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幫父母做家務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就算我們在怎樣孝順母親,也永遠比不上母親對我們付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