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執拗:粟裕與陳毅(之五)(1 / 3)

執拗:粟裕與陳毅(之五)

長篇連載

作者:少華

“強將軍”頭長三根刺

抗日戰爭結束後,陳毅的動向牽動粟裕等新四軍將領的視線。

中共七大閉幕後不久,毛澤東找陳毅談話:“中央決定你繼續回華中工作。”

陳毅很為難:“回華中恐怕沒有事做,不起作用。”

“不起作用?”毛澤東知道陳毅擔心饒漱石掣肘,提高聲調說,“怎麼不起作用?隻要你坐那裏,就起作用。”

陳毅應承下來:“那我就去華中,請中央放心。”

為解除陳毅的顧慮,毛澤東以中央名義致電華中局:“陳毅同誌昨日飛抵太行,轉赴華中,陳態度很好,一切問題均談通。分工:饒為書記及政委,陳為軍長及副書記,其餘不變。”

毛澤東安排陳毅與饒漱石搭檔,前者為軍長,後者為政委。

1945年10月,陳毅從延安奉調入魯,任山東軍區司令、新四軍軍長,與粟裕等老部下重新聚首。

仍然是上下級關係,仍然是惺惺相惜,但格局和定位發生了微妙變化。

解放戰爭初期,中央設立七大軍區,其中山東軍區由陳毅任司令員,華中軍區由張鼎丞任司令員(粟裕任副司令兼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規定華中軍區隸屬山東軍區;在兩解放區未打通前,中央軍委同時向山東和華中下達指示,華中軍區同時向山東軍區和中央軍委請示彙報。

既平行又隸屬的格局,給予粟裕更大的選擇空間。他由單純的戰役執行者躋身戰略謀劃者、決策者行列。

圍繞戰略和戰役選擇,一年之內,粟裕與陳毅發生了三次分歧。

第一次爭執緣起抽調華中部隊。

當時,為完成向東北運兵、向山東接防的戰略任務,華中部隊調動頻繁。除黃克誠第三師以完整建製調到東北外,新四軍軍部對其餘各師均采取部分抽調的辦法。

葉飛、王必成、陶勇各縱隊是華中軍區主力,經過三次天目山戰役,已經形成了一個各有特點、相互協作的整體,並且在各大野戰軍中率先完成了由分散到集中、由遊擊戰到運動戰的轉變。新四軍軍部先是將葉飛縱隊的3個旅調至山東,接著又下令調王必成縱隊入魯,而將已到達山東的第二師第四旅回調華中。

粟裕很不理解。其一,在調走葉飛縱隊後,再抽調王必成縱隊,危及華中野戰軍的戰鬥力和戰略任務的完成;其二,將一個縱隊北調,後再將相同的兵力南運,徒勞往返,沒有意義;其三,無論抽調還是留守,都應該盡可能保全主力建製,不能采取調空主力的辦法。

粟裕說不動軍部,便於10月27日直接上書中央,建議在抽調部隊到山東、東北時,“盡可能不過分破壞編製”,以保持部隊戰鬥力,並說“此點雖曾向華中局及分局建議,未蒙采納”,順帶告了軍部一個“禦狀”。

粟裕的觀點與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不謀而合。29日,劉少奇致電陳毅,指示:“各師建製應盡可能不分割。請華中局考慮四旅調山東歸羅(炳輝)韋(國清)縱隊,二旅王必成(即王必成第一縱隊)留華中野戰軍。”

有了中央的尚方寶劍,粟裕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了華中野戰軍的組建工作。華野下轄4個縱隊共4.7萬人,約為山東野戰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

第二次爭執是高郵邵伯戰役。

高郵位於華中解放區南線,南臨揚州,北扼兩淮,是京杭大運河上的重鎮。當時,高郵為日偽軍占據,等待國民黨第二十五軍接收。國民黨軍把高郵視為打開華中根據地的鑰匙,公開宣稱:“運河是道門,高郵是門上的鎖,有了這把鎖,就可以把共軍鎖在籠子裏。隻要開鎖進門,國軍就可長驅直入,直搗兩淮。”

華中軍區決心拿下高郵。12月5日,粟裕簽發命令,令王必成率第六縱隊、姬鵬飛率第七縱隊、陶勇率第八縱隊向高(郵)邵(伯)地區挺進。

部隊開進5天後,中央軍委獲悉國民黨軍將沿津浦路大舉北上,要求陳毅率山東野戰軍阻止頑軍北上,對高郵戰役是否進行,或者調動粟裕主力到津浦路南段行動,“請你們決定,電告粟裕”。

得到中央授權後,陳毅大喜,他一直希望將劃歸山東軍區指揮的華中野戰軍納入整個作戰體係,以便集中軍力。12月11日午時,華中分局(1945年9月19日由華中局改稱,歸華東局領導)下令中止高郵戰役,指示“粟(裕)譚(震林)率第六、第八、第九縱隊迅集津浦路南段,進行大的戰略破擊,力求一舉即能控製百裏至二百裏的鐵路,並相機求得殲滅北上頑一至二個師”。陳毅強調:“六、八兩縱不宜用在高郵方向,而應專力應付津浦。”

12日,中央軍委同意陳毅的部署,要求“即令王(必成)陶(勇)縱隊津浦路作戰計劃”。

12月15日,粟裕接到由華中分局轉來的中央和陳毅的電報,距預定攻擊時間隻有3天了,部隊都已準備就緒:陶勇第八縱隊開到寶應以南,王必成第六縱隊到達淮陰,張鼎丞、粟裕率第七縱隊及前敵指揮所已到鄰近高郵的興化。而此時,國民黨第二十五軍由揚州向高郵疾進,第四十九軍也準備從江陰渡江。如果放棄高郵戰役,華中解放區南線將處於國民黨軍的合擊之下。

南線之戰,一觸即發;高郵丟失,全局被製。粟裕心急如焚,不管不顧地起草一封給軍部的電報。電報長達千言,辣味十足。

首先,電報請求軍部準確判斷頑軍聚結重兵的真實意圖。粟裕認為,頑軍“今後第一步行動之最大可能,除加強徐(州)海(州)間鐵路之封鎖外,將利用淮北平原發揮其優勢兵器,以重兵由徐州東南沿睢寧、宿遷向兩淮前線”。也就是說,當務之急在華中而不在津浦路。

其次,電報直言抽調華中主力破擊津浦路南段不現實。粟裕認為執行此計劃,“如達到目的,有調動徐宿蚌沿線頑軍對我之可能,對錯亂頑方部署及對山東我軍之配合均有利,但欲與頑軍決戰,以確保暫占之鐵道線,恐非我華中三個縱隊所能勝任”。

最後,電報建議將華中野戰軍與山東野戰軍聯合破擊津浦的時間推遲至1946年1月,以便華野完成高郵戰役。

陳毅有保留地同意了粟裕的建議,批準第七、第八縱隊攻打高郵,但是將第六縱隊留在淮海地區,待機協同山東野戰軍在津浦路作戰。

這是難題,也是試題,考驗著華野決策層。指揮部議論紛紛。有人建議:“如果沒有十分把握,這一仗是不是緩一緩,等六縱歸建後再打。”

粟裕說:“可以打,但是要調整一下方案。”

原定方案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攻打高郵、邵伯,第二階段吸打第二十五軍北上援兵。粟裕改變打法,也分兩個階段:第七縱隊首攻邵伯鎮,控製第二十五軍北援的通道大堤;然後轉入第二階段,由第八縱隊向高郵發起總攻。

高郵戰役共殲滅拒降的日軍官兵1100餘人,殲滅偽軍第四十二師師長王和民以下官兵4000餘人,繳獲各種炮80餘門、步槍6000餘支、輕重機槍200多挺。

高郵戰役雖然如期進行,但華中方麵深感兵力受製、方案受製、指揮受製。作為一個獨立的戰略單位,他們急切希望擺脫多頭指揮格局。這時,軍部再次決定抽調王必成第六縱隊到山東解放區,華中分局領導集體與陳毅出現了第三次爭執。

如果說前兩次爭執還帶有建議性質的話,這次表現為直截了當的批評,批評意見集中到了軍長陳毅身上。為此,華中分局五大常委——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粟裕、曾山,聯名致電中央並新四軍軍長陳毅、政委饒漱石、副軍長張雲逸,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請示中央確定華中軍區、華中野戰軍的建製和指揮係統。如歸新四軍軍部建製,則軍委對華中野戰軍的行動最好通過軍部下達,以便華中部隊執行命令有所遵循。同時,新四軍軍部下達命令,是通過陳毅下達,還是通過饒漱石、張雲逸下達,也需明確和規範。

第二,確保華中部隊的基本數量。華中地區號稱擁兵18萬,實際能集中使用的最多4個縱隊。軍部不斷要求調部隊進山東,華中奉調入魯的部隊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已經夠用了,請求軍長放棄再調入一個旅(即第六縱隊)的命令,以便華中解放區能夠堅持。

第三,要求在一定範圍內,給予華中方麵機動權。

電報於1946年1月2日拍發,兩天後即收到中央答複:“華中野戰軍在建製上屬於華中軍區,在戰略行動上受陳毅同誌指揮。你們野戰軍經常的位置及戰略性的行動,均須事先取得陳毅同誌的同意並報軍委。”

這份複電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留下問題。

複電明確華中野戰軍在戰略上歸陳毅指揮,戰略性計劃及行動均須報陳毅同意。複電也規定,戰略行動同時上報軍委。

這樣,軍委仍然同步透視著華中、山東兩個戰略區、兩支野戰軍,並在戰略意見不一致時持有最後仲裁權。陳、粟的爭執引起了毛澤東的關注。

粟裕和陳毅完全不同的戰爭構思

粟裕與陳毅分歧的核心,在於對自衛戰爭走勢的預判和應對。

一是戰略區的協同形式。陳毅致力於將華中野戰軍納入山東野戰軍的整體作戰中,主張由戰略協同推進到戰役協同,打大仗,開創大局麵。粟裕則認為,各個戰略區之間,應在戰略上相互配合,不宜過早地做戰役性配合,更不宜過早地舉行大會戰。

二是作戰方向和兵力投入。陳毅根據中央指示,把重心放在津浦路和徐州方向,希望華中野戰軍兵力向西集結;而粟裕和華中分局主張利用蘇中根據地的天時、地利、人和,兵力向東,充分消耗南線之敵,而後轉兵。

兵力調配則成為觸發舌戰的導火索。粟裕認為華野手上掌握的第六、第七、第八縱隊隻能打一個戰役,欲連打兩三個戰役,必須將位於淮南的第四、第五旅調回,組成第二梯隊。陳毅認為華中威脅不僅來自東南的蘇中方向,還有西邊徐州方向,提出將華野布置在兩個作戰方向,一路由第六、第七、第八縱隊應付蘇中,另一路由第五旅與第九縱隊對付淮南。

症結出在對主戰方向的選擇上。粟裕和華中分局偏重於東,陳毅和華東局偏重於西。陳毅甚至斷言:“如淮南無適當部署,即令蘇中突擊有效,亦得不償失。”

6月16日,華中野戰軍前敵指揮所到達海安縣王家園子,隨即召開縱隊首長會議,權衡在蘇中或在淮南作戰的利弊得失。粟裕對著地圖,用數字和推演說明蘇中優於淮南:

第一,淮南地區人口僅130餘萬,長期處於相對安定的環境中,轉入戰爭需要一個過程。華野主力如在淮南作戰,不僅糧草需要蘇中供給,就連支前民工也需要從蘇中補給。主力開到,加上民工、幹部,每天需要糧食至少10萬斤,兩三個月的糧食總量將達到數百萬斤,其他軍需物資供給也相當繁重,將給初期作戰帶來很大困難。

第二,蘇中當麵有敵軍9個旅,如華野主力西進,留守部隊難以擔任鉗製任務,該區極有可能被敵迅速占領。蘇中地富民稠,人口900萬,占華中總人口的五分之二,糧食產量占華中總產量的五分之二,稅收占華中總收入的50%以上,這些都是支撐戰爭的巨大資源,一旦淪入敵手,就會為敵所用。

第三,淮南之敵有第五軍,整編第七十四師一個旅也在淮南,另兩個旅在南京,戰事一開勢必北渡淮南。這兩支部隊均為蔣介石部隊主力。開戰即與強敵對決,沒有勝算。相形之下,蘇中之敵較為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