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以“慢”為主,不能過於疲勞,凡事要注意安全。此時,稍慢的散步加上一些慢動作的健身體操,對於準媽媽來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這時的運動要為分娩做準備,而且胎兒也逐步成形,要讓寶寶發育得健康。可以嚐試一下伸展運動;這會有助於肌肉的伸展和放鬆,減輕諸如背痛等問題,使準媽媽感覺比較舒服。做操時時間無需太長,動作要慢。在散步的同時,準媽媽還要加上靜態的骨盆底肌和腹肌的鍛煉,這不僅有利於分娩,還讓寶寶發育更健全、更健康,增強他的活力。所以,這個時期在早上和傍晚,做一些慢動作健身操是很好的運動方法。
孕10月的準媽媽可以做一些臨產前的準備運動,可以進行下蹲運動,使骨盆關節靈活,增加背部和大腿肌肉的力量和會陰部的皮膚彈性,有利於順利分娩。
臨近預產期的準媽媽,此時要防止早產。孕晚期的準媽媽,因為體重增加,身體負擔重,運動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準媽媽適當做運動是必要的,但也要根據自身的基本狀況選擇做何種運動,同時在運動中要根據自己的舒適程度及時調整。運動時要注意冷熱,可能的話,最好有朋友或家人陪伴,運動量要適度,運動前後注意補充水分。任何時候都不應有疼痛、氣急、虛脫、頭暈等不適反應,如有上述情況發生,必須立刻停止運動,向醫生谘詢。
運動前要檢查身體
在準媽媽進行體育鍛煉時,脈搏隨著運動而明顯增加,而胎兒的脈搏則幾乎沒有變化,這證明運動對胎兒來說是安全的。
一般程度的運動對子宮血液量幾乎沒有影響,隻有劇烈的運動才會使母體血液集中到運動係統的血管中去,從而導致子宮血液量減少,引起胎兒氧氣不足。
但是,高危妊娠,尤其是同時還患有高血壓、腎炎、貧血等疾病的準媽媽由於子宮血流量減少,一般準媽媽可以進行的一般性運動對她們來說就可能帶來危險。
因此,準媽媽如果要進行運動,必須事先檢查身體。
有下列疾病的準媽媽不適合做劇烈運動
1 妊娠糖尿病
2 妊娠高血壓
3 妊娠心髒病
4 3次或者3次以上自然流產
5 子宮頸閉鎖不全
6 早產
7 胎膜破裂
8 血液疾病如貧血
9 心律不齊(包括心悸)
10 甲狀腺疾病
11 以前曾有短暫的陣痛
12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運動量的監測
1 監測體溫
體內溫度高於38.9℃,會增加先天性異常的發病率,特別是在胎兒器官形成的孕早期。在運動過程中,準媽媽和未懷孕的女性都經曆同樣的生理變化,即出現心髒跳動更快,體溫升高等現象。尤其是準媽媽的基礎體溫會升得更高,這意味著準媽媽已經沒有再進一步升高體溫的空間了。
所以,有時準媽媽還沒有覺察到的情況下,體溫已經升高到很危險的程度了。因而,準媽媽一定要限製劇烈的體育鍛煉時間,並時刻注意監測體溫,一旦發現比正常基礎體溫高0.5℃,就要警惕了。並且無論準媽媽進行怎樣的運動,都應該每15分鍾休息一次,用5~10分鍾的時間來使體溫降低後再繼續運動。
2 觀測疲勞程度
觀測準媽媽的疲勞程度,也能檢驗準媽媽的運動量是否過度。可從以下兩方麵進行判斷:
第一,如果準媽媽在體育鍛煉後,當天累得其他什麼事情都幹不了,或者當天晚上累得走不動路,那就說明是疲勞過度了,要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
第二,如果感覺疲勞的同時又有明顯的精神和體力上的萎靡不振,那可能也是疲勞過度了。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不隻是體育鍛煉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會引起。
所以,當發現準媽媽在參加完體育鍛煉後出現疲勞時,最好采取削減運動量的方法以觀後效。如果準媽媽體能恢複了,那就說明是體育鍛煉引起的疲勞過度,應該把原來的運動量削減10%~15%。如果休息後仍然感覺不好,那就說明,並不是運動產生的疲勞,在這樣的情況下,準媽媽就要在生活中找出原因,做出調整,解決問題。
3 測量脈搏
妊娠期,準媽媽鍛煉時須每10~15分鍾測量一次脈搏,脈搏每分鍾不能超過140次。如果脈搏跳動過快,那就停下來休息一下,讓它恢複到每分鍾90次以下。
總之,為了孕育的安全,對應準媽媽的運動量一定要做好監測,一定要保證準媽媽在懷孕真正開始之前就調整體育鍛煉方式,把握運動量,不要運動不足,更不要運動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