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孕期不適症狀自我緩解(3 / 3)

緩解方法

8 水腫

1.充分休息:靜養時心髒、肝髒等負擔會減少,水腫自然會減輕。

2.注意保暖:保證血液循環暢通、氣息順暢,同時要注意保暖。

3.食用低鹽餐:懷孕後身體調節鹽分、水分的機能下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控製鹽分的攝取,每日攝取量在10克以下。

4.穿彈性(褲)襪:為了減少過多血液堆積在下肢,建議準媽媽在清晨出門前穿上彈性(褲)襪,尤其長期站立或是保持坐姿的準媽媽,可以選擇孕婦專用的襪子,在秋冬穿著還有保暖的功效。

5.抬高雙腿:建議準媽媽在睡前(或午休時)把雙腿抬高15~20分鍾,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減輕靜脈內壓的雙重作用,不僅能緩解孕期水腫,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

9 抽筋

症狀

孕期抽筋是孕期不適症候群中的一種病態現象,通常發生在夜間,一般是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和腳部肌肉發生痛性收縮,或是在清晨起床時,可能伸個懶腰腳底、小腿、腹部、腰部肌肉就抽筋了。

緩解方法

1.抬腳加熱敷:休息時可平躺將腳部稍微抬高,腳趾向上伸展;常按摩抽筋的腳部肌肉使循環增加以利排除代謝物,並可以搭配熱敷,晚上洗澡時,雙腿泡熱水10分鍾,效果會更加顯著。

2.飲食習慣:平時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起司、奶酪)、排骨、小魚幹;少吃過鹹的食物和醃漬食物;每天喝數杯新鮮橙汁、番石榴汁或番茄汁補充礦物質。

3.抽筋時立刻腳著地:發生抽筋的時候,可下床腳跟著地,或平躺時腳跟抵住牆壁;也可以將腳掌向上彎以抻直小腿;另外,伸直膝蓋,並把腳掌向膝蓋的方向翹,向上屈曲,小心地以踝部進行繞圈運動,也可減輕症狀。

10 發熱

病因

引起發熱的疾病很多,根據致病原因不同可分為兩類。

1.感染性疾病:在發熱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見的各種病原體引起的傳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發熱最常見,其次為病毒等。

2.非感染性疾病:①血液病與惡性腫瘤。②變態反應疾病。③結締組織病。④其他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危象。嚴重失水或出血、熱射病、中暑、骨折、大麵積燒傷、腦出血、內髒血管梗塞、組織壞死等。

治療護理

退熱處理:

1.物理降溫。物理降溫作用迅速,安全,尤適用於高熱。

①冷濕敷法。②酒精擦浴。③冷鹽水灌腸。④溫水浴。

在做物理降溫時應注意:每隔20~30分鍾應量一次體溫,同時注意呼吸、脈搏及皮膚顏色的變化。

2.藥物退熱。

宜選用退熱緩和的、布洛芬、複方阿司匹林等。劑量宜小,以免出汗過多,體溫突然下降而引起虛脫。尤其是年老體弱、幼兒及體溫在40℃以上的發熱病人,更應使用小劑量。嬰兒高熱易驚厥,可用15%~30%安乃近溶液1~3滴滴鼻。同時應注意,退熱藥的退熱作用是通過擴張血管和排汗增多而實現的,因此在服藥的同時要多喝水,以利排汗和退熱。給藥後患者若出現大汗淋漓,極度虛弱或血壓下降等虛脫現象,應按具體情況,采用補液、保溫和升壓措施。應用退熱藥的同時需要積極進行病因治療,不可用以代替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療措施。另外還要注意,中暑高熱不宜用解熱藥,可采用冰袋外敷,酒精擦浴,頭部冷敷,輸液降溫,這樣比較安全。遇高熱病人時,除使用退熱藥外,應配合物理降溫。

預防保健

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可以多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及時增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