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關於分娩的名詞解釋(1 / 3)

順產

順產是一種分娩方式,順產可以保證分娩後孕婦身上不留下傷疤。剖宮產是一種手術,會給產婦帶來損害。例如麻醉意外、術中或術後出血,手術中膀胱、輸尿管、腸管的損傷,術後感染如腹膜炎、敗血症等。剖宮產產後出血率較高,產褥感染率為陰道分娩的10~20倍,產婦死亡率為陰道產的5倍。

對寶寶來說也是順產好,陰道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在產程中,經過產道的擠壓,胎兒呼吸道內的液體大部分被排出,有利於出生後開始建立呼吸循環,而剖宮產的新生兒,呼吸道內往往有液體瀦留,故發生窒息、呼吸係統合並症的機會更多。

1 順產的四個關鍵因素

1 產道 骨產道:8~9厘米,橢圓形彎曲管道,中間還有兩個路障(坐骨棘),固定不變。軟產道: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及盆底組織構成的彎曲管道,有脂肪。

2 胎兒 足月的胎兒頭頸(雙頂徑)平均為91~93毫米。

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還有頭位不正。

3 產力 指子宮收縮力、腹肌收縮力、提肛肌收縮力。

孕晚期會出現一些假性宮縮,一般為20~30秒,臨產時,最長的也隻有45秒到一分鍾左右。

宮縮時間過長,可能造成宮內缺氧。

4 心態 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分娩之前就應做好順產或剖宮產的心理準備。

2 順產的過程

順產總共分為三個過程。而第一個產程是準媽媽最痛苦和最難度過的階段。

第一階段:陣痛開始到宮口打開4厘米左右。

第二階段:宮口打開到7厘米以上,感覺有便意。

第三階段:宮口開全,有點像排便的感覺。

3 順產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1.產後恢複快。分娩當天就可以下床走動。一般3~5天可以出院,花費較少。

2.產後可立即進食,可喂哺母乳。

3.僅會陰部位有傷口。

4.並發症少。

5.對嬰兒來說,從產道出來肺功能得到鍛煉,皮膚神經末梢經刺激得到按摩。

6.腹部恢複快,可很快恢複原來的平坦。

7.不會因為麻醉劑而使孩子的神經受到傷害。

缺點

1.要承受產前陣痛,但可以通過無痛分娩避免產痛困擾。

2.陰道分娩過程中易突發狀況。

3.陰道鬆弛,但可以產後運動避免。

4.骨盆腔子宮膀胱脫垂的後遺症。

5.陰道產後會傷害會陰組織,甚至會造成感染,或外陰部血腫等情形。

6.產後會因子宮收縮不好而出血,若產後出血無法控製,需緊急剖宮處理。嚴重者需切除子宮,甚至危及生命。

7.產後感染或產褥熱發生;尤其是早期破水,產程延長者。

8.會發生急產(產程不到兩小時),尤其是經產婦及子宮頸鬆弛的患者。

9.胎兒難產或母體精力耗盡,需以產鉗或真空吸引,協助分娩時,會引起胎兒頭部腫大。

10.胎兒過重,易造成肩難產,會導致新生兒鎖骨骨折,或臂神經叢損傷。

11.羊水中產生胎便,導致新生兒胎便吸入症候群。

12.胎兒在子宮內發生意外;如臍繞頸、打結或脫垂等現象。

13.羊水栓塞,毫無預警地發生。即使是剖宮產也無法避免。

4 六種方法增加順產概率

方法一

大多數醫學專家認為,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齡是25~29歲,處於這一年齡段的女性順產可能較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妊娠與分娩的危險係數升高。首先,年齡過大,產道和會陰、骨盆的關節變硬,不易擴張,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以至於分娩時間延長,容易發生難產。其次孕婦年齡越大,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並發症的機會越多,需要剖宮產幹預的機會越多。

方法二

胎兒的體重超過4000克(醫學上稱為巨大兒),母體的難產率會大大增加。巨大兒的產生與孕婦營養補充過多、脂肪攝入過多、身體鍛煉偏少有關。孕期並發糖尿病,也會導致胎兒長得大而肥胖。理想的懷孕體重:在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千克,懷孕3~6個月和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千克,前後共增加12千克左右為宜。如果整個孕期增重20千克以上,就有可能使寶寶長得過大。

方法三

孕期體操不但有利於控製孕期體重,還有利於順利分娩,這是因為:1.體操鍛煉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張力和彈性,使關節、韌帶鬆弛柔軟,有助於分娩時肌肉放鬆,減少了產道的阻力,使胎兒能較快地通過產道。2.孕期體操可緩解準媽媽的疲勞和壓力,增強順產的信心。當然,準媽媽在練體操時要注意運動時間、運動量、熱身準備,防止過度疲勞和避免宮縮。另外,有習慣性流產史、早產史、此次妊娠合並前置胎盤或嚴重內科合並症的準媽媽不宜進行孕期體操。

方法四

孕婦定期做產前檢查,是按照胎兒發育和母體生理變化特點製定的,其目的是為了查看胎兒發育和準媽媽健康情況,以便於早期發現問題,及早糾正和治療。使孕婦和胎兒能順利地度過妊娠期和分娩期。

方法五

通常,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隻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在妊娠30周前,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而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若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就需要矯正了。可以采用胸膝臥位法矯正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