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把握提問時機
傾聽中,父母要選擇適時的擇機提出讓女孩感興趣的問題,而不是挑剔女孩沒說清楚什麼東西。
當父母理解了女孩的傾訴內容,正確把握了女孩的情感,明確了自己要提問的問題時,一定不要著急提問,要等女孩充分表達完後,再提出來。這樣,可以表示出父母對女孩的尊重,同時也避免打斷女孩說話的思路。
另外,提問的時機也不可太遲。如果女孩的某個話題已經說過很長時間了,父母再反過來提問,女孩的思路就會被打斷。她會認為父母沒有認真傾聽,很可能會終止傾訴。
3.運用引導式的提問
提問是有技巧的。父母發問的出發點不同,青春期女孩的反應也會不同。一位姓肖的媽媽曾總結了一套引導式的提問方法——“天龍八部”,很有效果。
舉個例子。女孩和同學吵架,受到老師處罰,她情緒低落地回到家,對媽媽傾訴:“媽,我和同學吵架了,老師批評我了,我的心情非常不好……”遇到這種情況,媽媽要在女兒的傾訴中提出8個問題。
第1個問題:“這是怎麼回事?跟媽媽詳細說說。”而不是習慣性地下結論:“一定是你不對,同學才會和你吵架。”
第2個問題:“你的感受如何?”女孩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會好很多。因為當一個女孩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她也聽不進去。所以,媽媽要先給她的情緒找一個出口。
第3個問題:“你想要怎麼樣?”當女孩冷靜之後,媽媽可以提這個問題。這時,不管女孩說出什麼驚人之語,也不要急著教訓她,而是冷靜地觀察。
第4個問題:“你覺得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方法?”這時,媽媽最好和女孩一起做腦力鍛煉,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荒唐的、可愛的等。
第5個問題:“這些方法實施的後果將會怎樣?”問完這個問題後,女孩就可能明白事情的後果。如果她的認知尚有差距,媽媽可以跟她好好討論,避免說教。
第6個問題:“你最後決定怎麼做?”媽媽要尊重女孩的決定,即使她真錯了,她也可以從中學到更珍貴的教訓。媽媽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她怎麼決定,再告訴她不可以這樣決定。當然,如果女孩有過激的行為,媽媽要糾正她。
第7個問題:“你希望我做什麼?”這樣的提問表示支持她,同時,媽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決定權還在女孩。
第8個問題:“下次碰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這會讓女孩有機會檢驗自己的判斷。
4.多用開放性語言
父母在提問時,需要注意一點的是,提問時最好使用開放性語言,多問幾個“為什麼”,而不要用“是不是”這類封閉性的語言。因為封閉性的提問容易造成女孩思維的惰性,而問“為什麼”,會讓女孩通過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於開闊女孩的思維,女孩豐富的想象力也會得到發展。同時,開放性的提問還能提高女孩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5.提問的數量要適度
父母提問的數量不可過多,如果提出的問題沒完沒了,肯定會使女孩感到厭煩;與此同時,問題也不可以太少,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女孩因得不到相關的信息反饋,同樣會對父母的傾聽效果和態度產生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