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細心聽要求,認真對待女孩提出的問題(2)(1 / 3)

汪雪的父母一心想讓她考上重點高中,所以,對學習以外的事情,他們一律禁止她做。她很想學架子鼓,一方麵是因為對樂器的熱愛,另一方麵,她覺得打架子鼓可以減壓,讓她的心情愉快,能更好地投入學習。

她知道自己的要求可能會被父母拒絕,但她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對父母說:“爸,媽,我想學架子鼓,因為……”沒等她說完,爸爸就打斷她的話:“你怎麼這麼不務正業,你明年就要中考了,怎麼還有心思去學樂器?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別跟我們提這些不合實際的要求!”媽媽也隨聲附和了幾句。汪雪覺得父母太專製,太不尊重自己了,她開始醞釀一個計劃。

幾天後,汪雪對爸爸說:“爸,我要報一個中考補習班,那個輔導老師很厲害。我們同學說,她教過的學生,90%都能考上市重點。”“好,報吧,需要多少報名費,讓你媽給你準備。”汪雪順利地從媽媽手中拿到錢,但是,她沒有去中考補習班報名,而是去了樂器學校交學費。之後,汪雪又以輔導老師讓買參考資料為由,先後三次向媽媽要錢。她拿這些錢去買了樂譜、樂器輔導書。

“紙包不住火”,汪雪沒有參加中考補習班的事情最終讓父母知道了。父母想不到,他們一直用心栽培的女兒竟然學會了說謊。麵對父母的指責,汪雪委屈地說:“我也不想這樣,可是,這也是你們逼的。如果你們仔細聽完我的要求,我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

當青春期女孩提出要求時,父母要認真傾聽,並分析她的要求是否合理。比如:女孩想要買架鋼琴,父母可以問她“為什麼”。如果她說:“因為我喜歡音樂,我想學。”父母就可以答應她的要求;女孩已經有5個芭比娃娃了,但她還要求再買一個,父母可以問她原因。如果她說:“這個和那5個是一套,而且是限量版。”父母就可以說:“我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但你要通過努力來獲得,比如每天晚餐後幫忙洗碗。”女孩的合理要求得到滿足,她就會覺得自己受到尊重,也會更願意和父母交流。

換位思考女孩的要求

換位思考,就是指一方作出涉及另一方的決策時,不但考慮到己方的情況,而且還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企業的管理者要站在員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順利找出矛盾、對症下藥;業務員站在客戶的角度,根據客戶的需要作決定,才能發現和滿足客戶真正的需求,贏得客戶的信任,建立和提升品牌形象。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很多家長都苦於無法了解青春期女孩的想法和要求,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隻要不時地將自己和女孩的位置換換,從她的角度考慮一下問題,也許一切困難和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有些父母對女孩,總像是上級對下級那樣。並強調他們自己的觀點與尊嚴,而不顧及女孩的想法,父母從來都是對的,而孩子從來都是錯的。這樣做,不僅得不到青春期女孩的認同,還容易引起她的反感和對抗。

其實,父母和女孩的交往,應該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不是獨斷的。女孩在家庭中扮演的雖然是女兒的角色,但與父母一樣,她的尊嚴應該受到尊重。要做到尊重女孩,父母首先要學會站到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

青春期女孩的心是純真的,她的眼睛是純潔無瑕的,她以自己的方式體驗和成長。父母應該理解女孩,而不要給她當頭棒喝,不要急著去責備。父母要站在女孩的角度思考,才能理解女孩的思維方式,引導她正確地區分和表達。

青春期女孩不成熟,缺少社會生活經驗,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她在成長中比成年人更容易“犯錯誤”。事實上,青春期女孩的內心需求、所言所行,許多時候隻是當時的一種衝動,並不像大人一樣“蓄謀已久”。家長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把青春期女孩的那些不盡如人意的要求、行為表現與大人的犯錯誤同等對待,上綱上線、上升到理性的角度上去評判、定性,有時候會誤解、冤枉了女孩;以批評、指責、限製等強硬的方式去糾正,甚至會傷了女孩。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共情”,就是“關懷一個人,必須能夠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須能夠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樣。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樣從外麵去審核、觀察,必須能與他同在他的世界裏,並進入他的世界,從內部去體會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標與方向”。

共情能幫助心理谘詢師快速地走進求助者的內心世界,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而家長在傾聽青春期女孩提出的要求時,運用共情,從女孩的角度思考,就很容易找到“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要求”的答案。

隨著年齡的增大,女孩越來越有自己的主張,有些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不一樣,她開始提出一些讓父母匪夷所思的要求。於是,一些家長就開始反對製止,女孩的一些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就在家長製止的同時熄滅了。其實,父母應該坐下來聽聽女孩提出這種要求的出發點和原因,給予正確的指導。

站在女孩的角度思考她的要求,是對她的尊重,是有效溝通的一種重要技巧。它能避免和減少對話雙方的戒備和猜疑,弱化和消除對話過程中的不愉快;能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女孩,傳遞父母的意圖,從而使交流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