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細心聽要求,認真對待女孩提出的問題(2)(2 / 3)

一本攝影書中有一幅非常有趣的照片,兩個一歲大的嬰孩,全裸著站在沙灘上,手扶著沙灘上的一條船。照片下麵這樣注釋:小朋友互相對視著,既好奇又要提防被對方欺侮。為了如實表達孩子眼中的小世界,攝影師甚至趴在地上,這樣照相機的拍攝高度就同孩子的眼睛一般高了。

攝影師的做法是在傳達一種思想,在麵對孩子時,如果能用孩子的視角去觀察他們和他們周圍的世界,你會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才會準確體會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和這些需求的來龍去脈。

青春期女孩和成人的思維方式、思維習慣有所不同,父母應該明白,大人的世界是大人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孩子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是不一樣的。如果父母硬要用大人世界的要求來對待孩子、看待孩子的需求,勢必會發生許多親子關係上的問題和不愉快。因此,父母應該學會放下自己的成見,試著用“孩子世界”的眼光來了解和認識孩子。

站在不同的位置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處於不同的立場會產生不同的觀念。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是主人與奴隸的關係,而是一種平等、尊重、關心和信任的親子關係。當女孩提出要求後,父母能夠迅速以孩子的位置和角度來看待這個要求,分析這個要求,才能有效地了解女孩內心的真正需求。這是快速拉近父母和青春期女孩心靈距離的有效方法。

教育青春期女孩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項工程。在青春期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工程”的質量。但是,很多家長往往時過境遷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處理出現了問題,盡管反思自查,卻已經影響了孩子。如果父母學會站在女孩的角度考慮她的要求,會使父母的教育多一些成功的機會,也會讓女孩更願意與父母說話和交流。

給女孩一個不答應她要求的理由

女孩進入青春期後,父母的煩惱便一宗接著一宗。真正屬於大難題的,始於女孩有了獨立自主的意願,她開始和家長“對峙”。教育心理學博士馮夏婷說,青春期女孩已經具備基本的獨立活動的能力,她們很想脫離父母的懷抱,什麼事情都希望自己做。可是,因為孩子的活動能力差,過分擔心的父母不願放手,孩子的要求、願望得不到滿足,就會表現出反抗、叛逆。這和大人不願受束縛如出一轍,是很正常的。

不過,如果父母拒絕女孩要求的方式不對,學習能力極強的女孩也可能從中學會錯誤的行為方式。因此,當父母傾聽過女孩的要求後,如果覺得不合理,要拒絕時,一定要給她一個合理的拒絕理由,不要簡單地說“不行”。

在賣自行車的場地前,穀菲看上了一輛女式車。她說同學們都有,纏著媽媽要買。媽媽說:“不行!”穀菲不依不饒,非要買。媽媽非常生氣:“我說不買就不買,跟我回家去!”穀菲的倔脾氣上來了,她站在那輛自行車前不肯走,還哇哇大哭起來。媽媽氣急了,打了她一巴掌,穀菲的哭聲更大了,引來很多圍觀的人。

青春期女孩的年紀雖小,但也不是不可理喻的。在她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時候,給她一個拒絕理由,她會聽進去的。但父母要注意,這個拒絕理由一定要充分,讓女孩知道,是因為她的要求不合理才會拒絕的,而不是因為父母不愛她。比如,當女孩想吃膨化食品,媽媽考慮到鉛含量多時,可以這樣說:“你不要總吃這種食品。因為這個東西雖然好吃,但含鉛太多,吃多的話,腦袋就會不聰明了。”這樣,女孩就會欣然接受父母的拒絕。

李優今年上初一。她看見班裏很多同學都有手機了,出於虛榮心,她也向媽媽提出買手機的要求。看著女兒哀求的眼神,媽媽也想滿足她的要求。但是,轉念一想,女兒年齡小,沒有必要用手機,一旦買了手機,勢必會影響她的學習。媽媽沒有答應她的要求,並且向她講了很多道理,讓她把心思用在學習上。李優聽了媽媽的話,非但沒有怨恨媽媽,相反,她還感謝媽媽對自己的教育。

父母要給女孩一個拒絕她要求的合理解釋,讓女孩知道,父母不答應的要求,是有其道理的,而不是刻意跟她過不去。一般來說,父母向女孩解釋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耐心解釋

有的青春期女孩脾氣很倔強,當父母向她說明拒絕理由時,她最開始可能會抗拒。麵對這種情況,一些家長會動用武力,這種教育方法是很不妥當的。

父母要給女孩耐心地向女孩講解,為什麼不能滿足她的要求。隻要父母給的理由充足、有說服力,她就會乖乖聽話。因為她也會思考、比較。比如,女孩耍賴皮,硬是要買一件與她年齡不符的名牌衣服,父母可以告訴她:“這件衣服很貴,你還是個學生,不應該這麼浪費。”或者說:“這件衣服不適合你,你穿上之後顯得很老氣。我們去別家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衣服。”

2.別向女孩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