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細心聽要求,認真對待女孩提出的問題(2)(3 / 3)

有時,女孩會在公共場合耍賴,非要父母滿足她的要求。麵對這種情況,父母不要為了暫時擺脫尷尬局麵,向孩子撒謊,編造一些借口來騙孩子,開一張不兌現的空頭支票。

一個女孩要買一塊價格昂貴的手表,爸爸對她說:“今天不買了,下個月再給你買。”這位爸爸想借時間讓女孩忘記他說的話,達到既解決問題,又不與女兒產生矛盾的目的。這種方式有兩方麵害處。一方麵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立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爸爸敷衍了事,不告訴女孩為什麼今天不可以買手表,孩子就沒了思考的機會。另一方麵,如果下個月,爸爸不能兌現對女兒的承諾,就會喪失自己在女兒心中的威信,而且,女孩也可能從此養成不守信用的毛病。

當女孩要買一些昂貴的物品時,父母不妨告訴她,擁有昂貴的東西並不代表幸福,有些東西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買。這樣,女孩會逐漸地會形成一定的消費觀念,並成長為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3.在女孩心平氣和時講道理

人在發脾氣的時候是聽不進道理的,孩子也不例外。即使父母再和顏悅色、溫言細語,女孩要是正在氣頭上,就別指望你說的道理能起效。所以,父母跟女孩講道理也要選時機。要在她心平氣和的時候,才能說服她。

鼓勵女孩說出自己的要求

隨著與自我意識相聯係的情緒情感和道德感的初步萌芽,青春期女孩會因為受到別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也會因為自己的行為符合了父母的要求而產生快樂的滿足感。而父母對待女孩的不正確的傾聽態度和語言,會使青春期女孩產生心理陰影:少年時不敢說出自己的內心需求和心裏話,長大後不敢麵對他人、麵對挫折,易產生自卑、悲觀等消極心態,而且很難恢複。這種不良心態會跟隨女孩一生,影響其今後對他人和對自己的看法,不利於女孩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般而言,女孩敢把自己的要求、想法說出來,表示她與父母的關係是開放的,能自由交談而無所顧忌。如果父母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板起麵孔強迫女孩按自己的指令做事,會損傷女孩的自尊心,引起女孩的不滿,她就會關閉自己的心靈,不願再與父母溝通。

女孩有自己的要求和建議,如果不說出來,就不會獲得他人的理解和認可。因此,父母一定要鼓勵女孩說出自己的要求。

王尹今年上初三了,麵臨中考。最近她的父母商量要買套房子,為的是離學校近,王尹上學方便,可以更好地備戰中考。爸爸媽媽忙得不亦樂乎,周末還去看房子。可是,媽媽突然發現王尹的情緒不太對,好像對新房子沒有興趣。

王尹一直就是個沉默寡言的女孩,媽媽試探性地問她有什麼要求和想法。王尹說:“媽,我們可以不搬家嗎?”“為什麼,你怎麼會提出這樣的要求,能跟我說說原因嗎?”王尹說:“我在這邊有不少朋友,我們在一起很開心。可是,搬家後,和她們見麵的機會就少了,我還要花時間和新同學相處。能不能等我上高中時再搬家,那時候,大家考進不同的學校,即使我們不搬家,也很難見麵。可以嗎,媽?”媽媽聽了女兒的想法,決定按照她說的做。

鼓勵女孩說出心裏的需求,是保證女孩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青春期女孩有時會在父母麵前鬧情緒,就是因為她的內心情感沒有得到合理宣泄。因此,父母要鼓勵女孩說出心裏的要求,給她的不良情緒提供一個出口。

另外,青春期女孩能夠主動說出內心的要求和想法,也是親子成功溝通的第一步。父母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親子交往環境,這樣,青春期女孩才敢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女孩隻有樂於和父母交流溝通,才能夠向父母敞開心扉,說出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膽怯、疑惑、奇思妙想、要求、建議。

青春期女孩能夠自由、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要求,可以提高她很多方麵的能力。父母在讓女孩大聲說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的過程中,她的個性得以張揚,心靈得到了放飛,思想得到了解放,自主意識得到了加強,自尊和自信得以提升。

趙丹是個不敢說話的女孩。一次,爸爸帶趙丹去逛商場,就要離開時,她拽住爸爸的衣角:“爸爸,再逛一會兒吧。”眼睛卻一直盯著櫃台裏漂亮的洋娃娃。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卻裝做什麼也不知道,他故意對女兒說:“隻能再逛10分鍾,10分鍾後我們就回家。”

10分鍾馬上就要過去了,趙丹終於忍不住了,她用很小的聲音對爸爸說:“爸爸,我……想買一樣……東西。”“買什麼?說話別吞吞吐吐,想要什麼說出來!”“我想買一個洋娃娃!”趙丹鼓起勇氣說。於是,她得到了一個洋娃娃。

當女孩希望得到某種東西或機會的時候,當女孩的權利被侵犯的時候,當女孩麵臨各種壓力的時候……爭取不一定獲得,但放棄就意味著失去。父母要給青春期女孩灌輸這樣一種思想:謙讓是一種美德,爭取是一種能力。這就需要父母教會她說出自己的內心需要,讓她學會努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