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無聲聽心事,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女孩的愛(2)(1 / 3)

的確,自從女兒上中學以後,她就開始不苟言笑。因為她覺得女兒進入青春期了,正是叛逆的年紀。她害怕微笑會降低了自己的威信,會讓女兒變得不聽話。不出所料,她的這一育女“經驗”很快得到了證實,女兒看見她就會恭恭敬敬地說“媽媽,早上好”,“媽媽,我回來了”,吃飯時也坐得端端正正,不像以前那樣東倒西歪。她還曾為自己在女兒心中樹立起了“光輝形象”而沾沾自喜,卻沒想到在她這張冷麵孔的威懾下,女兒的心已像小烏龜的頭一樣縮進了厚厚的龜殼裏,離她越來越遠了。

痛定思痛,周潔決定回歸以前的微笑教育。她開始微笑著和女兒講話,與她一起讀書、講故事、練書法;微笑著傾聽女兒的心聲,與她分享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微笑著聽女兒的提問,認真地回答她的每一個疑問。她用微笑產生的心理共鳴調動女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女兒從她的臉上讀到信任、激勵和期待。一段時間之後,女兒的性格變得開朗了,與周潔四目相對時,目光不再躲閃。

父母的微笑是教育女孩的有利臂膀。當女孩反抗、不聽話、犯錯誤時,父母試著微笑地對她進行說理教育,效果會勝於嚴厲的訓斥。因為微笑會使女孩覺得不好意思,自覺理虧的她很容易聽進父母的教誨之言,逆反心理也自然無從談起。

父母的微笑猶如冬日的太陽,溫暖、關愛著女孩,拉近了親子的距離,架接著親子友誼的橋梁。這種和諧、愉悅的家庭氛圍,不僅能給全家帶來快樂,更加有利於青春期女孩的身心健康與成長。

父母的微笑能夠帶給女孩力量與信心。無言的微笑傳達著一份信任與理解,蘊含著一種真誠與關愛,代表了一份支持與讚許。這微笑印在父母的臉上,更融入了女孩的心中。久而久之,在耳濡目染中,女孩也會帶著微笑麵對生活。

能夠經常給予女孩微笑的父母,一定會得到女孩加倍的喜歡。女孩會願意親近他們,和他們溝通,喜歡向他們傾訴自己的煩惱。這樣,父母也就容易把握青春期女孩的心理發展程度了。所以,適時、適當的給予孩子溫暖的微笑,在親子溝通的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天心就讀於一所名牌大學,說起高考前的事,她說:“父母給我的微笑,我至今難忘。因為有了父母的微笑,我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就算當時我真的考不上這所大學,我也相信父母不會埋怨我,反而會鼓勵我。因為父母的微笑分明在說:‘孩子,你已盡最大的努力了,要是考不上,也不要覺得遺憾和自責。’”

父母的微笑是親情的最直接傳遞,由這種親情傳遞所產生的動力,能使青春期女孩時時處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在父母的微笑中,女孩會將心裏話全盤托出;在父母的微笑中,女孩會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在父母的微笑中,女孩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握著女孩的手走一段成長路

在交際場合,手與手的零距離接觸有時候表達禮貌禮節;在戀人之間,握手表達愛戀或傾慕。而在親子之間,父母經常握一握女孩的手,尤其是在女孩向父母傾訴時,表達的是對女孩的愛和支持,會讓女孩倍感溫暖。

裴佩是一名幼兒教師,她的女兒靜宜上高一,正是青春叛逆、和家長對著幹的年紀。但是,靜宜和媽媽的關係很好,經常和媽媽說自己的心事,還把一些小秘密告訴媽媽。很多朋友都很羨慕裴佩,問她是如何教育女兒的。裴佩笑著說:“我沒有刻意用什麼方法,隻是順應她的天性。但是,我確實有一個小秘訣,讓女兒願意和我說心裏話。就是每次她和我傾訴的時候,我都會握住她的手。”“握手?這有用嗎?”“很有用,這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的。”

裴佩說,有一次,她像往常一樣,領著孩子們去吃飯,可是總有幾個學生爭著排第一,甚至為此爭吵。她問學生為什麼要爭第一?學生們的解釋的是:“站在前麵,可以握著老師的手。”她很疑惑:“為什麼你們想握老師的手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握住老師的手,可以前麵美麗的風景”,“握老師的手,老師可以照顧我,我就安全了,不會摔跤了”,“握著老師的手,我可以得到老師的溫暖”,“老師的手暖洋洋,我要和老師做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