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無聲聽心事,用肢體語言表達對女孩的愛(3)(2 / 3)

另外,心理學家發現,擁抱可以讓孩子的心態更健康、更有活力,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心理素質明顯高於與父母關係緊張的孩子。當父母張開雙臂擁抱女孩時,她在父母的臂彎裏感受到的是爸爸媽媽的體溫。這能給女孩帶來了極大的力量,讓她感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有父母作為堅強的後盾。這樣的女孩膽子很大,遇到挫折時也不會感到孤獨,她會越挫越勇。所以,父母不要吝嗇情感表達,多給女孩一些擁抱,讓她感受和享受來自父母的安全感與無條件的愛。

經常親吻女孩

吻賦予嘴唇特殊的傳情達意的功能,因為唇黏膜富有敏感的神經末梢,所以,吻能產生觸覺美感。吻有接吻和親吻之分,兩者之間有本質的不同。接吻往往隻限於情侶或夫妻之間,是指兩個人口對口的接觸。親吻是指用嘴去吻對方的額頭、臉頰、鼻尖、頸及手背等身體部位。

親吻對女孩來說,包含了一層很深的意義。父母的親吻是有效的安慰劑。小時候,當女孩摔痛哭鬧時,如果父母在痛處吻一下,女孩便會很快安靜下來,這一吻可以立刻減輕或解除女孩的痛苦。父母的吻為何有如此奇妙的作用?有專家認為,可能是父母的吻能使孩子體內產生大量的嗎啡,它既可減少痛感又能增加機體的快感,從而使女孩的疼痛減輕。

某雜誌曾刊登了這樣一個故事。寫的是媽媽問女兒想要的聖誕禮物,女兒的回答是“槲寄生”,這是一種植物,通常可作為聖誕裝飾物,而它代表的意義是——親吻。母親覺得詫異,為什麼女兒有這個要求?再一問,女兒的回答是:“媽媽好久沒有親我了。”

中國人對肌膚的接觸向來較保守,不像西方人將擁抱、親吻視為表達情感的必要動作,所以包括對親子的關係上總是顯得很嚴肅、親密感不足。中國的孩子和美國的孩子相比,得到的親吻也少得多。一般到了10歲左右,就很少有父母再親吻他們了。特別是女孩,由於身體發育和傳統習俗的影響,得到的親吻就更少了。

有些父母認為和孩子親熱,不給點臉色,會有失家長的威嚴,難以管教好孩子。也有些父母認為同孩子親吻太西方化了。其實,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是隨時都能夠親近的。父母不應小視經常親吻自己孩子這個舉動,這個傳遞親情的特殊語言留給女孩的是一份慰藉、一份溫馨、一份力量、一份鼓舞。在這些愛的熏陶和滋潤下,不僅能讓女孩心滿意足,而且還有利於女孩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在某種程度上,親親女孩的舉動要勝過苦口婆心的勸說和棍棒打罵教育。因此,父母要學會親吻女孩。

如果父母患病,最好不要親吻女孩。因為青春期女孩免疫力和抗病力不強,而父母親吻女孩是將口唇同女孩的麵部親密接觸,很可能會使女孩傳染上父母正在患的疾病。一般來說,如果父母患下列幾種病時,千萬不要隨便親吻女孩。

1.感冒

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感冒,病人鼻咽部都寄生有細菌或病毒,可通過親吻傳染。

2.扁桃體炎

扁桃體炎人的咽喉區平時寄生有多種細菌,當咽喉遭遇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病菌感染時,吻女孩可能會讓她患上此病。

3.結膜炎

流行性眼結膜炎病人的眼分泌物或淚液均存在病毒或病菌,會傳染孩子。

4.口腔疾病

牙齦炎、牙髓炎、齲齒等均為常見口腔病,大都因口腔不潔,病原微生物在口腔中繁殖,親吻時,會傳染給孩子。

5.皮疹

父母一旦發現自己身上出現星星點點的皮疹,就應警惕是否是麻疹發作。因為許多家長小時候沒有得過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發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唯一的傳染源,病毒存在於眼結膜、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能通過口腔飛沫傳播。而孩子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親吻很容易傳染此病。

用心理暗示滋潤女孩的心靈

心理暗示是一種無聲的提示,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對青春期女孩影響最大的心理暗示就是體態、手勢、表情。適當的體態、手勢、表情能對青春期女孩起到教育作用,影響女孩的心理成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