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心經
領導才能是各種能力的綜合。在做領導工作的過程中,孩子的綜合分析、創造、決策、應變、協調、任賢、語言表達、自學等能力得到相應的鍛煉。隻要父母教育得法,各種個性、各種風格的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一個具有領袖氣質的人。在美國,許多學校都已經把培養領袖精神寫進了他們的培養目標,告訴父母:一個具有領袖氣質的人,是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能夠帶領大家的人。即便某個專業是培養工程師的,你的孩子也會是工程師裏的頭兒。
一位好的領袖,需具有高EQ(情商)的條件,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因為EQ是解決人際關係的基礎,而社會上所有的問題都脫離不了人際關係這個範疇。因此長期有係統化的培育EQ,能適時緩解情緒,完美麵對衝突與摩擦。
以下是專家認為的優秀的領袖所必備的一些素質:
(1)穩定的情緒
(2)有自省能力
(3)精密得思考問題的能力
(4)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5)克服個人困難
(6)有統籌能力、管理自己的時間
(7)知己知彼、用人惟才
(8)和別人分享你的藍圖
(9)社交能力好,交往廣泛
(10)能鼓勵他人
(11)願意傾聽別人說話
(12)支持他人的想法
(13)挑戰自己和同伴
(14)扮演良師益友的角色
雖然有以上人格氣質的人,不一定都能成為領袖,因為個人的情況不同,比如許多孩子先天就具備了做一個領導所需的許多個人要素,而一些孩子可能在係統學習後並無多大變化,但可能在某個時候,在哪一個點上,孩子的變化就顯現出來了,而這個變化可能影響他的一生。並且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會使孩子終身受益。
一群在山裏野餐的小姑娘走錯了路,在潮濕與饑餓中度過恐怖的一夜之後,她們無望地失聲痛哭。“人們永遠也找不到我們,”一個孩子絕望地哭泣著說,“我們會死在這兒。”然而,11歲的伊芙蕾·湯站了出來,“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我爸爸說過,隻要沿著小溪走,小溪會把你帶到一條稍大點的小河,最終你一定會遇到一個小市鎮,我就打算沿著小溪走,如果願意,你們可以跟著我走。”結果,她們在伊芙蕾·湯的帶領下,勝利地穿出了森林,最後她們的歡呼聲迎來了救護人。
人們也許會認為,像伊芙蕾·湯這樣的人生來就是領袖的材料,而其他人命中注定是隨從。可是領袖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造就的。那麼,如何培訓孩子的領導才能呢?以下的建議可供參考。
1.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對於孩子來說,其責任感主要表現在他對自己、對他人以及處理日常生活各種事情的態度上。因此,家長不僅要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讓孩子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待家長交給的任務以及在群體活動中分配給自己的任務要認真完成。
2.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
經常聽到孩子說:當小孩真不好,什麼都得聽大人的,要是我是大人就好了……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原因很清楚。許多家長總以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所以一切都替他安排得好好的,甚至連孩子和誰玩、玩什麼、用什麼玩、怎樣玩、在遊戲中當什麼角色等等都要家長來決定。其實,孩子擁有自己獨特的世界,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夠感受“自我”和“自我存在”,具有強烈的獨立行動的願望並開始了決策。因此,家長應尊重孩子在興趣選擇、價值判斷等方麵享有的權利,以最大的信任、必要的指導和最低限度的幫助促進他獨立自主性的發展。